菜单上的春天(1 / 2)
<p style="font-size:16px">图书馆的空气静谧而安静,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木质书架上,浮尘在光线中游弋。尹鲸川站在一摞高高的书前,双手撑着腰,轻轻吐出一口气。她已经忙了一下午,书籍的重量压得她腰酸背疼,但她知道,晚饭前她还有最后一批书要整理完。
就在这时,一道高大的身影闯了进来。
尉迟晟迈着懒散的步子走进图书馆,随意扫了一眼周围,最后目光精准地落在了站在书堆前的尹鲸川。
“尉迟同学?”尹鲸川看见他,微微一愣,随即礼貌地微笑,“你怎么来了?”学校里复姓的同学不多,他生的又着实“鹤立鸡群”,实在出名的很容易。
当然是来找你啊!打听了老多人,才知道你在这里。尉迟晟哼了一声,没有正面回答,痞里痞气地走到她面前,眼神在她身后的那一大摞书上扫了一眼,挑眉道:“你一个人在这儿干嘛?当搬运工呢?”
尹鲸川轻轻笑了一下,声音柔柔的:“我在帮老师整理书籍。这些是其他学校寄来的书,还有一些是要寄出去的,我需要先分类好。”
她语气温柔又礼貌:“尉迟同学,如果你是来找我聊天的话,可能得改天了,今天书太多,我得在晚饭前搬完。”
她话音刚落,就看见尉迟晟突然动了。
他毫不犹豫地撸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然后二话不说地弯腰抓起一摞厚重的书本,随意地抱起来,语气自然得像是他们本来就一起干活似的:“行,那我来搬。”
尹鲸川愣住了。
“等等……尉迟同学,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她话还没说完,尉迟晟已经抱着书大步流星地走到书架前,随手把书放下,回头冲她挑了挑眉:“你怎么还站着?还不赶紧分?”
他语气带着点痞气,像是命令,可又隐隐透着一丝不容拒绝的理所当然。
尹鲸川怔了几秒,忽然笑了。
她想说不用了,可是看着眼前高大的少年随手又抱起一摞书,动作利落,神情自然,仿佛这根本不是什么值得犹豫的事情……她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你了,尉迟同学。”
少年没有接话,只是轻嗤了一声,嘴角微微扬起,像是嫌弃她的客气,又像是在掩饰什么别的情绪。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侧脸上,衬得他的眉眼少了几分凌厉,多了一丝让人难以察觉的认真。
图书馆的傍晚,整理书籍的两人
图书馆的傍晚,整理书籍的两人
夕阳透过图书馆的落地窗洒进来,将木质书架镀上一层柔和的金光。书架之间弥漫着书本的气息,混合着些许岁月沉淀的纸张味道,安静而沉稳。这里不像教学楼那般喧闹,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和偶尔路过的老师的脚步声,让整个空间显得格外静谧。
尹鲸川站在一摞高高的书前,指尖轻轻翻着分类记录,仔细对比手上的书籍和整理清单。学校的图书馆除了基础教材外,还定期与其他学校交换书籍——每隔一学期,会寄出一部分书,同时收到一些书,以保持资源流通,也让学生们有机会更多元的内容。
她面前的书堆中,有一部分是要寄出的旧书,包括30~90年代的生物教材,这些书虽然旧了些,但里面的知识仍有价值,方便学生和老师与当今的生物教材做对比,研究学科的发展与演变;还有部分是基础编程书籍,供同学们提前学习计算机逻辑,以便在大学阶段更快适应课程。除此之外,图书馆还收录了一些海外文学作品,比如马克·吐温的,让学生们在沉重的课业之余,也能接触到不一样的文学世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尉迟同学,如果你是来找我聊天的话,可能得改天了,今天书太多,我得在晚饭前搬完。”
她的语气温柔又礼貌。
尉迟晟闻言,挑了挑眉,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撸起袖子,弯腰抓起一摞书,扛在肩上,大步走向书架,嗓音带着一丝漫不经心:“行,那我来搬。”
尹鲸川怔了一下,看着他那副不假思索的自然模样,微微笑了笑,也没再推辞,而是继续翻阅书本,轻柔地说道:“这些书都是周期性流通的,有些是我们要寄出的,有些是别的学校寄来的。”
尉迟晟单手抱着厚重的书,随手将一本放上架,听着她温温柔柔的声音,随口问道:“你们火箭班还真是闲啊,连搬书这种活都干。”
尹鲸川轻笑了一声,没有反驳,而是随意抽起一本书,翻开一页,轻缓地说道:“你知道‘跳蛙的故事’吗?”
“啥?”尉迟晟皱了皱眉,觉得这个问题和他们眼下的工作八竿子打不着。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她翻着手中的书页,眉眼间带着一丝温柔,“是马克·吐温的成名作,讲的是一个赌徒养了一只特别擅长跳跃的青蛙,靠它跟人打赌赢钱,可后来有个外地人来了,在比赛前悄悄给青蛙灌了铅球,结果青蛙输掉了比赛。”
尉迟晟听着,顿了一下,随即嗤笑一声:“所以这赌徒是被耍了?”
“嗯。”尹鲸川点点头,抬起眼眸看他,认真地说道,“这其实是一种讽刺,马克·吐温的虽然幽默风趣,但他喜欢用诙谐的故事来批判现实。就像这个故事,其实讽刺的是美国西部那种投机取巧的风气,人们总想着靠歪门邪道赢得胜利,却不明白自己不过是更大的骗局里的一环。”
她顿了顿,低头轻轻翻了翻书页,目光落在书的扉页上,语气柔和地补充道:“但其实,这个跳蛙的故事对马克·吐温来说也很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怎么说?”
“你知道吗?”她轻轻翻到书页最前面的一段话,语气轻柔,“这是他的第一篇被广泛传播的作品,让他一夜成名。他那时候只是个在报社写稿子的年轻记者,靠着这篇,他的名字第一次被全国的读者知晓。从那以后,他才真正踏上了作家的道路。”
尉迟晟微微一愣,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荒诞故事,竟然还有这样的意义。
他垂眸看着她的侧脸,她低头翻阅书页的动作很轻,声音柔和,带着一种沉浸在故事里的专注。
他突然觉得有点奇怪——
她为什么对这些事知道得这么详细?
“……你平时就喜欢看这种书?”他随口问道,随手将手里的书堆整齐,回身再去搬下一摞。
“也不是。”尹鲸川微微摇头,又从旁边的旧书中抽出一本生物教材,翻到某一页,轻轻说道:“有时候,我也喜欢看看科学史。”
她翻开的那一页,赫然印着DNA的双螺旋结构。
她指尖轻轻点着书页上的模型图,温柔地说道:“你知道吗?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为生物学带来了巨大的突破。可是在这之前,其实有一位女性科学家,罗莎琳·富兰克林,她的X射线衍射照片‘照片51’是揭开DNA结构的关键证据。”
“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贡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她的语气并没有太多波澜,仿佛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尉迟晟没有接话,他盯着书页上那精细的结构图,眉头微蹙。DNA的链条螺旋交缠,看似规律,却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他其实对这些科学的东西没什么兴趣,但此刻,他却不自觉地听得认真起来。
或许是因为,眼前这个女孩说话的样子实在太专注了,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像是沉浸在这些故事里,温和地讲述着过去的历史,仿佛那些遥远的时光都凝结在书页间,被她一字一句地铺展开来。
“你以前也这么给别人讲?”他忽然问道,语气有些不自在。
尹鲸川愣了一下,抬起头看他,歪了歪脑袋:“嗯?”
“没什么。”尉迟晟撇开视线,单手随意地将书扛到肩上,语气漫不经心,“就是觉得,你要是当老师,估计学生都愿意听课。”
尹鲸川听着,眨了眨眼,嘴角微微弯起,像是被这句随意的话逗乐了:“那我要谢谢你这样欣赏我了,尉迟同学。”
少年微怔,耳尖微微发热,嗓子干巴巴地应了一声:“……随便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