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5(1 / 2)

加入书签

('\t\t\t盗墓笔记(18全+贺岁+后记)作者:南派三叔

分卷阅读515

年份的,因为铁匠铺中承载文化信息的地方太少了。”

这里的各种东西,包括墙壁上的石雕,还有这里的铁盘,上面所有的花纹和纹路都缺乏某朝代特有的特征,所以,几乎无法判断它们建造于哪个时代,我也没有深究,因为我在潜意识里已经把它们和样式雷联系在了起。

这里有铁器,官方上最早的出现是春秋时代,但是因为有陨铁的存在,事实上很难只靠铁器来判断年代。但是,因为样式雷牵涉其中,那么,即使这里不是清代建立的,也定在清代被使用过。

样式雷能搞定的东西,我直认为我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本科生没有理由搞不定。“难道你觉得能从这里的朝代上看出什么来吗?”我问道。

“中国墓葬文化是在不断发展的,各种精巧的机关都有非常清晰的时代特征,而且越是发达的朝代,越会出现技术上的飞跃。比如说,汉代出现的鸽子翻,在唐代就发展成连环板,辽人因为地处北寒之地,那边的古墓墓葬用剧毒,排石,到了清代,国外的机械技术进入是丰富了奇淫巧术的发展,甚至做出了没有声音能自己恢复原样的机关,如果能知道这里造于什么时代,大概能知道这里会有几种可能性。”小花道:“举个极端的例子,这里肯定不是现代,那么就不会有红外线这种东西需要我们担心。”

这个我也听爷爷说过,确实如此,不过这招用在这里,我觉得太冒险了。因为我之前经历过很的事情,我明白,在这个几千年前的谜团中,我唯可以肯定的是,古人是不能被小看的。

我爷爷也和我说过另个例子,他在个北周时期的墓葬里,看到过只非常奇怪的陶器,那是只长长的陶瓶。上面全是手指粗的孔,像是只乐器。他以为他发现了只用来“过滤”的器皿,但是,当他拿起陶器就发现非常非常重,接着当他上下颠倒这东西,想看个究竟,就在那瞬间,从那只陶器的孔里,伸出非常的石雕小手。所有的手,都有个弧度,半的洞口里的手,向左面展开,而另边边的孔的手臂向右伸展。

所有的手好比孔雀展翅样形成个扇形。

这样的构图,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就集中到了扇形的中间。就看到,在中线的那个位置上,那排中央的孔里,从里面伸出来了座黑色的佛陀雕像。配上两边的佛手,眼看去就像是座被嵌入在瓶中的千手观音。

他当时就呆住了,因为在那刹那,同时所有的洞口都长出了“东西”,而且立即长成了这么个东西,那过程其实极端的震撼。他甚至以为,这只瓶子是个活物。

后来,这东西在他逃难的时候流失,再也没有见过,但是他十分喜欢常常怀念,就想让现代的工匠复制个,但是,竟然没有个现代工匠能做出来,因为他们无法在已经烧好的陶器内设置机栝。就算勉强做出来个样子,也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北周时候理应是没有那么精巧的技艺的,爷爷告诉我,这说明每个朝代都会有那么些人,完全超越他们生活的纪元。越是无法琢磨的古墓,越是不同常规的地方,就越是可能看到这种东西。

不过,反正这里也分析不出朝代来,我也就没和小花说太,我们只好继续思考下去。还是得明白照片里的蹊跷。

但是,如果这么说来,这图形中蕴涵的是什么意思呢?这比单纯从这些图形中寻找出图形信息要难得,因为加的无章可循。如果是他们家族里的人才知道的蹊跷,那就基本不可能猜测出来。

加上本身这支神秘的家族基本没有资料可查,那么,基本我们面临的是个无解的局面。

想到这里,我立即就开始佩服当年这个局的设计者,如果这是防盗墓措施,那简直是太成功了。

我记得我爷爷说过的,防盗措施共就几个层次,往往所有的大型古墓都有这样的特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