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道君来见,炎帝真灵(2 / 2)

加入书签

······

大明殿。道君不疾不徐地进入殿内,迎面就见姜离负手而立,一杆混沌色的幡旗就在身旁。

他步履一顿,身上的太极道袍上阴阳流转,恍如藏纳着一方天地,万象皆在内中演化。

“恭喜姜道友,获得三清道器。”道君含着笑,打了个稽首。

“朕也要恭喜道君,晋升二品。”

姜离同样是恭喜,目光落到了太极道袍上,“同时,也获得了道德天尊之宝。”

太极图现在就是化作了道袍,披在道君身上。

道君闻言,摇头轻叹,道:“机缘巧合罢了。贫道也是晋升了二品的太上老君道果,方才得到了太极图这桩机缘。而且,此是机缘,也是一桩大因果。”

简短的数言,却透露出了不少信息,让姜离心中划过种种思忖。

‘太上老君实际上就是道德天尊之化身,道君是因为晋升了太上老君道果,才得太极图飞来,那我呢?’

姜离下意识就想到了因果集的收束因果之能。

他应该也是因为和盘古幡有所契合,方才能够得到此幡。

要不然,只论道统的根红苗正的话,姜离这个半道出家的可是远不及玉虚观的那几位。

并且,这三清道器也未必只有好处。

姜离察觉到道君话中别有深意,有心询问,但看道君的意思,是要当谜语人了。

这老道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就直接转过了话题,道:“贫道今日前来,是有一礼送予陛下。”

说着,道君从袖中取出了一个葫芦。

这葫芦通体赤红,上有金纹,描绘着符咒之令,虽是封闭得极好,但姜离神阙天眼却是轻易地透过了葫芦,照见内中一颗颗金丹。

“贫道晋升之后,开了一炉,炼出五颗九转金丹,送予陛下,也为为九州一统,天下归一贺。”

金纹红葫芦徐徐飘来,姜离抬手,托住了葫芦,也没有客气,笑道:“正好,朕也有一礼,要送予道君。”

“哦?”道君状若好奇,“却是不知是何礼物?”

话音落下一股澎湃灵机从皇城深处涌出,浩浩荡荡,如同潮汐一般,转眼间便是尽满皇城,且其势未绝,还在向外扩张。

人参果树有固定地脉,提炼至纯清气之能,其结出的果子便是清气结晶,可祛恶浊,故能长生。

姜离当初便是以人参果奠基,练成了天之相。今日,姜离却是反以天之相合人参果树,以此树作为纽带,沟通天地,转化清浊。

人参果树气息覆盖之范围,五浊恶气转变为灵机,前所未有的灵潮降临到神都。

这一幕,正是道君心心念念之景。

他欲要扭转清浊,重现末法之前的景象,而姜离就如他所愿,以此来拉拢于他。

并且,这也是姜离演绎青帝道果之途径。

以一己之力推动天地变化,扭转末法,开启崭新之世。此等功绩,足可在如今的时代里称一声“震古烁今”,影响后世数千年。

如今还只是在皇城,等到之后覆盖九州,姜离便可直接掌控九州元气灵机。诸多修练者吞吐之灵机,皆是来自于姜离。

他们炼气修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在修姜离,参姜离之气道。

“只是凭朕之力,怕是难以扭转九州之恶浊,道君现在也该知道,这五浊恶气实际上皆是因为三清之故,方才从灵机转化为恶浊。”姜离徐徐说道。

换言之,想要真正根源性地解决问题,还得从元气之源,也就是三清之道上入手。

如果没发解决根本,那就只能让姜离成为一个人工转化中枢,也变相地成为新的源头了。

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极大的力量相助了。

不过这对于道君来说,并不算难事。

“贫道义不容辞。”

道君轻轻甩动拂尘,太极自脚下扩张,融于大地,迅速和人参果树勾连。

他将太极图展开,以一品道器之威能辅助姜离进行转化清浊。

就在顷刻之间,人参果树的根须就已经深深扎入了神都地脉,并且向着四面八方扩张。皇城之中,一棵参天大树迅速拔高,转眼间就已是高达百丈。

‘太极图能够辅助转化清浊······九天荡魔真诀之玄妙,竟是暗合太极图之理。这道君之功法,果真是得了太清道统的真传啊。’

姜离也是通过人参果树察知太极图之玄妙,以悟自身之功。当他将九天荡魔真诀和参悟所得结合起来时,赫然发现两者竟是相得益彰。

道君能够创出九天荡魔真诀,不只是因其道行精深,也是因为太清之法本就有转化清浊之能。

更深入点想,五浊恶世现在已经和末法分开,其根本乃是源于三清,自然也唯有三清之法,才能够将此清浊逆转。

道君和道德天尊的关联,可谓是相当之深啊。

也就在清浊转化,灵机如潮的同时,轩辕台下,已经化为参天大树的人参果树垂下了一道道清光,缠绕在凌空悬浮的赭鞭之上。

至纯之气合以乙木精气,以木生火,融入赭鞭之中。

更有大周国势降临于此,火德王朝之气数和赭鞭相合,令得赭鞭之上赤光大盛。

多方灌溉之下,一道微妙的波动从赭鞭上显现,虽是微弱,却显露出一种博大,并在短短时间内剧烈升腾,恍如烈焰燎原。

一道伟岸的身影在赤光之中显现,牛角人身,如天日当空,泽被大地。四周围的积雪迅速溶化,生机复现,枯死的草木重现绿意。

“这······”

天璇眼看着这一幕出现,饶是以她之心境,也是露出了惊色,“这是···炎帝?!”

而那道身影也是向着天璇看来。

“轩辕后裔,却身怀先天一炁?”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