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施压。(1 / 2)

加入书签

<p style="font-size:16px">近来宫中再无甚大事,西北又一时没有消息,朝中无事,雍昭自然免了繁琐的早朝。

却只安宁了不过几日。

她刚将纪舒钦安安稳稳地送出宫外,到了营中安排妥当,宫侍就赶来通传了三位老臣骂战的消息。

说是三人吵得不可开交,眼看就要闹到御书房,请陛下评理。

雍昭实在头疼得厉害。

却碍于这三位都是年事已高的重臣,又是从先皇在位时一路辅佐朝堂到如今。

再如何也不好拂了几人的面子。

于是便只得召见。

可这头雍昭正准备点头放人,三人之间的战况却愈发激烈。

原先还只不过是口舌之争,转瞬到了雍昭面前,便成了手脚并用的局面。

虽说作为朝中的老臣,自然是有这样一番放纵的资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可雍昭绝不相信,若无旁人操控指使,这几人敢在她面前嚣张至此。

她冷了神色,只抬头瞥了一眼仍在混战之中的几人,便又继续伏案将注意都放回眼前的卷宗上了。

反正她不信,这几人是单纯因起了争执而要闹到她面前。

既然是抱着目的前来,那么先应该沉不住气的自然不会是她雍昭。

总归将这几人晾上一阵,他们自然就会吐露出真实目的。

这般一想,雍昭果然就不再注意几人,只面无表情地提笔批注,自顾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这般冷处理的法子着实有用。

几人见雍昭今日一反常态,眼见着人都闹到了眼前,却还气定神闲丝毫不受影响。

果然先一步乱了情绪。

似乎是因为少了雍昭的助力,这场乱糟糟的戏码实在难以维系,最后反倒慢慢地消于无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御书房内重新恢复平静,雍昭这才慢悠悠地抬眼,冷冷发问:“几位都是我元雍重臣,何至闹得这般厉害?”

那帝王威严铺天盖地的笼罩下来,像是一张巨网,遮盖得严严实实。

整个室内的氛围陡然转冷,像是凝成了死寂。

雍昭似乎是怒了。

这可是先前她从未有过的反应。

闹事的几人一下怔住,直觉眼前的雍昭似乎再没了从前那点对年迈老臣的恭敬与顺从。

她的神色极冷,似乎是充满了不悦和烦躁的神情。

没半点遮掩。

这一下威压倒是让下头跪地的几人后之后觉地想起来,眼前这个被他们私底下“昏君昏君”骂着的,可是朝堂之上正儿八经的天子。

?不同于有名无实的摄政王萧程望,雍昭所拥有的权利,是实打实能取人性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迟来的恐惧慢慢地笼罩了地上的三人,让他们无端生出退意。

可如今……自然也没了退后的机会。

眼前的帝王固然不好惹,可若是他们打了退堂鼓,再回去时无法与萧程望交差。

下场亦不会好到哪里去。

左右都是死路一条,事已至此,倒不如一搏。

似乎是终于想通了这一点,那地上跪着的为首之人终于回神,“扑通”伏地,重重地磕了个头,便开始依照着先前的预演哭天喊地。

“陛下乃一国之君,天下表率,自当从一而终,?以身作则。岂有朝三暮四的道理?”

这话虽没直接点名是为何事。

可雍昭并不愚钝,自然一下听出他的言外之意。

埋怨定前几日她为纪舒钦推拒了去景施宫中见先皇夫景逸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果然,自己突然的态度转变显然让景逸和景施都措手不及。

上一回她便从暗卫的口中听得了两人之间内讧的事情,如今才不过几日,景逸便又按捺不住。

撺掇着萧程望,指使了这几人,想来哭哭啼啼半天,劝她回心转意吗??

早知景逸假死的雍昭,如今只觉得荒唐可笑。

前世她那般费尽心思讨好,想搏景逸的欢心,却至死也没能如愿。

重活一回,她自然一早舍弃了对景逸的那些执念。

一心只想把他甩得远远的,转而好好弥补起待自己一片赤诚之心的纪舒钦。

却偏偏这一次,她分明对景逸弃如敝履,对方却反倒卯足了劲地想凑上来,要讨他的欢心。

实在可笑。

雍昭微微叹了口气,只是对前世的自己感到悲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片刻的沉默之后,她开口,只当是并不知晓这遮遮掩掩的话语之中有何深意。

三两句话,又将问题给撇了回去。

“?徐老此言实在不甚明了,朕一时不明,还望徐老赐教,将话再说得直白些。”

被她点名唤作徐老的人此刻却哆嗦了下,开口就成了结巴。

“陛、陛陛、陛下……臣忽地有些晕眩,许是方才一番动作累着了,余下还是……还是由张老说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