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家父李纲(1 / 2)

加入书签

('\t\t\t隋朝大老板作者:李四叹花

016家父李纲

阳春三月,春江水暖。杨瑓行出潼关,放舟东去,往齐国就藩。

行人中除了齐郡丞张须陀外,不是老弱jiùshì病残;最可气的是,这里面最英武的张须陀和最有才的司隶大夫薛道衡都并非杨二的属官,他们只是顺路随行罢了。

杨二想到离开长安城时的冷清,再看眼前这个个的,心里就异常难受。

随行众人中,追随他最久的大概算是苏游,于是他想到了之前在长安城里的那帮纨绔子弟——李建成,柴绍,独孤陀,宇文化及xiōngdì,萧家xiōngdì等等等等,虽然之前无数次地忘情喝酒赏花,但临到头了,非但没见人肯追随自己到齐国,就连离别时到十里长亭送送的人也没几个。

苏游也替杨二感觉委屈,并且觉得自己这向东,大概会跟玻璃缸里的青蛙差不吧,——前途片光明,却毫无出路。

“青荇姑娘,也教教我算术可好?”个声音响了起来,苏游对此摇了摇头,因为他知道说话者是谁。

苏游虽然不岔于他的纨绔,但也只好ānwèi自己说,“这孩子还是好学上进的”,他这么想,也是因为不了解他,如果了解他的过去,定会想法设法弄死他。

这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主动要求跟随杨二就藩的唯门阀子弟李天逸,可惜的却是因为太过跋扈而自食其果。去年春天,十三岁的李天逸在京城纵马,被捕快制止后竟放言:“家父李文纪,谁敢动我?”

时之间,“家父李文纪”五个字成了最可笑的口号,成了jùjué人的代名词,zhègè典故也从京都蔓延到全国各地,并引起各地人民的滔滔公愤,最后李家通过各种关系答应两个被马撞伤的平民子弟进入京城国子监学习才算是稍微平息了民愤;而李天逸本人,也被以扰乱公共治安罪被处以三十斤铜子和三个月的拘役,这还是因为他是未成年,但他的父亲却也成为了众矢之的。——这种种,都是苏游还未到来时所发生。

李文纪者,李纲也。这李纲也算是个倒霉的人物,先后经历三朝,分别做过杨勇杨昭李建成三人的太子洗马,悲剧的是,三个太子永远只是太子而无法晋升为帝王。

李天逸在京城喊的那句话,正是苏游异常熟悉的那句“我爸是李纲。”

李纲之前是北周的齐王参军,进入隋朝后则成了太子洗马,可惜的是,最后太子易主,他则理所当然旁落了,仕途方面,自然受到了杨素宇文恺等人的压制,直到今年初,杨广才启用了他为太子杨昭的洗马,而后很快被杨素等人用各种方法把他弄成了征讨林邑军大将军刘方的行军司马。

刘方是杨素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无法忍受折磨的李纲不到两个月就当逃兵跑回了京城zhǔnbèi告御状。但杨素宇文恺等人又岂是易于之辈?弹劾的奏章早在他的归途中递到了皇帝面前,罪名也早就尘埃落定,“教子无方”加上“临阵脱逃”,李纲也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内jiāodài了自己的认识,随后他的职务被有关部门撸到底,直接变成了庶民,这也亏了当时正天下大赦,要不他的处境定加艰难。

李纲在长亭外送别时,不禁老泪纵横,薛道横与颜师古自然无法ānwèi,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呢?薛道衡与李纲有旧,在北周时便是同僚,入隋后又同为太子党,彼此时有唱酬,当年连杨广伸来橄榄枝都不屑顾的他,如今只能与杨二同路,与李纲也真可谓同病相怜了。

但希望也并不是没有,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在太子身上压错了宝,这次说不定就错有错着呢?至于颜师古,则因李纲的举荐而出仕,现在却被连累,也算是“成败萧何”了,值得提的是,颜师古祖先有颜之推,后代有颜鲁公,他也算是老颜家承前启后的中流砥柱吧。

薛道衡与颜师古正在弈棋,后者似乎比苏游还小几岁,都是少年老成,面目可谓波澜不惊,不过苏游不太喜欢这围棋,“非白即黑”实在不是他的人生哲学。

“哎,先生快来看啊。”却是小九的声音,苏游知道他在唤自己。

“怎么的?”说着话,也就走了出来,落后杨二半个身子在船首。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可是两岸的农人却在通运河,建东都;山花早已烂漫,人民却是流离失所。却是隋帝杨广因洛阳人少,未免萧条,乃徙洛州郭内居民及诸州富商大贾,凡熟万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