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2 / 2)

加入书签

“摄政王到。”门口的公公尖细而悠长的声调响了起来,宣武帝掷下琉璃酒杯,望向门口。

众人的眼光也都聚焦到了门口。

一行人整齐有序地进来了宴场,为首的男主身材纤长,修长的手里拿着一把白色泼墨扇,身披一袭黑色披风,似要与这浓郁渐长的黑夜逐渐融为一体,红色苏绣长袍,衬他的脸庞,更显他的尊贵气质和风范。

行到亮眼灯火处,百官和使者才真真地瞧清楚了这位天都第一美男子。

他的五官硬朗,却又不显凶狠,剑眉星目,一双丹凤眼,含情脉脉,明明是一个高大壮硕的男子,却偏偏给人生出一个翩翩公子的温文而雅来,温润中带着邪魅,硬朗中又携带着一丝儿柔情,亦正亦邪,妙人哉!

单手打开那把白色泼墨扇,晃悠悠地扇了起来,摄政王笑起来仿佛眼泪有万里星辰:“陛下,臣家中有事,来迟了,请陛下切莫责怪才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随后也不理睬宣武帝,便自顾自地坐下。而他身旁一左一右各站着一个侍卫,其余人等皆在殿外守候。

这是宣武帝下旨置办的宫宴,宫宴向来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危,从不允许文武百官携带兵器入场,更别说身旁携带护卫了,这摄政王却一下犯了两条禁忌,他的侍卫都背着刀剑,可没人敢吭一声。

摄政王乃先皇宁德帝的嫡亲弟弟,名为陈瑾,当年先皇的父亲驾崩之际,因为事发突然,并没有来得及写下遗诏传位于哪位皇子,可当时的皇帝最为喜欢和看重的便是如今的摄政王殿下,但他那时却不在都城之内,远在万里之外的江南奉旨督查治水贪污案,唯一一位留在都城的便是五年驾鹤西去的先皇陛下宁德帝,于是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天都的新一任皇帝。

宁德帝正式改国号为元明

轮才华和治国之策,摄政王远胜于先皇宁德帝,文韬武略,不在话下。摄政王在民间的呼声也甚高,颇有威望,朝中文武百官也颇有议论之心,可摄政王还是认了这位先皇。

也许是心虚作祟,亦或者是愧疚感袭来,总之,先帝宁德帝一登基,便给当时还是王爷的摄政王赐了封号,那时候恰逢西蛮各部落联结起来,在天都边境屡次频繁滋事、挑衅,摄政王自请去边疆上战场、厮杀贼寇,用了约莫两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了这场敌贼的野心祸乱。

摄政王在边疆战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传回都城,不免又是老百姓口中人人争着相传的一位战无不胜的战神王爷,成为人们饭后闲谈的夸赞对象。

反观这位先帝宁德帝,以儒学为基奠,处处实施仁德,可就是太过于仁慈,反而在江南一带又再次养肥了一堆贪官污吏。

这一对比,宁德帝是再也不希望看见自己这位至亲了。只好命摄政王驻扎、守卫边疆领土。

宁德帝刚刚登基那年便张罗选妃、扩充后宫,当时还是史大夫女儿的姜安宁因为出色的相貌又和宁德帝是青梅竹马便被选为皇后,入主繁华宫。

繁华宫,是历任皇后的居所寝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至此,姜安宁成为了安宁皇后,嫁给自己从小青梅竹马、偷偷暗恋、倾慕的对象,安宁皇后自然是欢喜万分。

虽说后宫佳丽三千,可宁德帝专宠安宁皇后,其余的后宫嫔妃自然就成了花架上摆放着的花瓶,妥妥的摆设。

可妃嫔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活生生在宫中憋死至老、至死方休罢了。

天都的大街小巷全都是宁德帝对安宁皇后一往情深的画本子,别说,宁德帝在励精图治国家方面政绩平庸,在充妻方面确实值得称赞,若他不是王氏子弟,生在平民百姓家,应该是个顶好的丈夫。

两人婚后一年即元明一年,安宁公主便诞下一名男婴,便是当今的皇帝陛下——宣武帝是也,宁德帝大喜过望,亲自为其取名,单名一个寅,即为陈寅,立即封其为皇太子,又过了两年,安宁皇后再次诞下一名女婴,取为陈宣,封号宣宁公主。

一家四口,好不欢乐。

此时的安宁皇后俨然是个沉浸在丈夫疼爱、儿女成双的幸福小女人模样。

可世事难料,江南贪官污吏日益猖狂,天高皇帝远,又恰逢江南连着三年的大旱、滴水未降,这可苦了江南的平民老百姓了,到处都闹饥荒和灾荒,不少江南百姓北上乞讨为生,沦为乞丐。

宁德帝为了这事,日夜难安,心中乱如一团、交际如焚,日日夜夜在那椒房殿批阅奏折、和大臣们商量着对策。终是抵不住生命的脆弱,一个不小心着凉,再加之引发了之前的旧疾,不久便撒手人寰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梦空间 http://www.shumkj.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