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年关(6)(2 / 2)
中午这顿饭总算是吃的有些滋味,吃上了一顿肉菜,那是董学奎带来的两块腊肉和猪腿。领娣炒了两大盘萝卜和白菜,唯一不同的是菜里多了些肉片。一大锅萝卜炖猪蹄,满院子都能闻见肉汤的香味。可是老王却总觉得闺女和女婿之间显得有些不自然,起先他只当是新婚夫妻,两人婚前没怎么相处,还在磨合期。也就随口问了一嘴:“那个,学奎啊,你们俩啥时候要个娃娃嘛。你看那王二伯,虽说是比我大了半岁,可是孙子都快要上小学了。我虽说是嘴上不念这个事情,可是心里还是着急的嘛。人年纪大了,无非就是盼着能把日子过好了,膝盖地下能有一堆碎娃子天天聒噪,我这心里头看着也高兴。”
可是他这话一出,女婿刚举起来的酒杯立马又放了下去,好像是心里受了极大的委屈似得。但他又朝着领娣瞥了一眼,话锋却突然一转,回应道:“爸,这个事情,我一个人也急不来啊!”
老王有些不解,瞅了瞅女婿意犹未尽的表情,心里又多了些疑惑。她再看看领娣,却见领娣正埋头吃饭,连头也没抬过,只当是女儿害羞,难为情。他酒劲儿一上来,一拍大腿,乐呵呵的说道:“嗐,这个事情有啥难为情嘛!”
领娣还是没回话,只是自顾自的吃饭,董学奎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也不跟他敬酒了,自己一杯杯的往肚子里灌。老王看在眼里,心里却也着实有些纳闷。他寻思着,莫不是两人吵架了?可是这新婚夫妻,结婚也才半个来月,能为什么事情吵架呢?
可是就在这个档口,门外却再次聒噪起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木匠,王木匠,你在屋里没?”
老王心里有些不高兴了,这个女人他再熟悉不过,光是听声音就晓得,肯定是罗凤英无疑。可是这大过年的,她怎么会跑自家门上来呢?往年就是从门前过,都是撇着脸,眼睛长在脑门上,瞅着天上走。这又是哪门子风,把这婆娘刮过来了。
“别理她,你好生吃饭,我去看一下。”领娣心里有些担心,从火炕上跳了下去,忙穿了鞋子出了门。她怕罗凤英那个大喇叭在这个时候,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一股脑的告诉了父亲。领娣知道父亲是个要面子的人,怎么可能让别人把他的脸搁在地上踩,万一要是他知道些什么,怕是这个年都要过不安稳了吧。
老王刚想起身,但是他本来就不愿待见罗凤英,此刻领娣既然已经出了门去,他也就懒得再动弹。盘着腿坐在火炕上,给自个倒了杯酒,又夹了筷子肉塞进嘴里。可这个时候,他无意间瞥见女婿总是坐立不安,有意无意的朝着窗户外边瞟。他心里预感着可能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可是却又不确定到底是什么事情。之前罗凤英是受了董学奎所托,来家里说亲的,难不成是事情办成了,他拖欠了别人好处?可看着又不像。老王爷坐起身来,朝着窗户外头瞅了一眼。
院墙外头站了好几个人,有几个老王没见过。可是董学奎一见,心里登时就慌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大舅子,李月娥的大哥李月山。这个大舅哥是个庄稼汉,现在又在矿上当矿工,不光是能干活,而且能特别会打架。之前他跟李月娥离婚的事情,还一直瞒着他们没敢说,多少是因为顾虑这个大舅哥,可是却不曾料到,他居然会带着妹子追到庙台村来。(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