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送别(1 / 2)

加入书签

八月二十一,秋高气爽,北京城的天空今日格外湛蓝,令人心旷神怡。

广渠门外,两驾马车缓缓而行,后面车上一位花甲老人正在闭目养神。

突然,马车停了下来,老人掀开侧帘,面色有些不悦地问道:“孙福,怎么停下了?”

孙福气喘吁吁跑了过来,回道:“老爷,前面有人拦驾。”

老人有些不悦,问道:“是什么人?”

孙福回道:“前面那个十七八的年轻人我不认识,不过我看茅赞画跟着,对他还挺客气的。”

老人一听,立马慌了,手脚并用下了马车,一路小跑来到年轻人跟前,刚要跪地行礼,却被一个身穿青色小衫的年轻人拦住。

朱启明满脸笑容,说道:“老师年事已高,这又不是朝堂之上,就不要多礼了。”

老人正式孙承宗,他看了看朱启明周围,面带忧虑之色道:“皇上万金之躯,怎可涉险来此?”说完,又看向茅元仪,斥责道:“茅承事,你在皇上身边,为何不加以劝谏?!”

茅元仪一脸委屈之色,他又不是没劝,关键劝不了啊!

朱启明及时替茅元仪解了围:“老师勿怪止生,是我得知老师今日离京赴鲁,特意要来送送老师的。”

孙承宗有些感动道:“皇上厚爱,臣愧不敢当!”

朱启明拉着孙承宗的手,感慨道:“老师花甲之年,还要为国事操劳,当学生的为老师践行是应该的。”随后,他指向身后的一间小院继续说道:“这家小店据说菜做得不错,学生略备薄酒,为老师践行!”

“臣谢皇上!”孙承宗更是感动,竟忍不住留下一行老泪。

小院不大,院门口立着一根木杆子,上面挂着一串大红灯笼,灯笼自上而下分别写着“恒来顺酒店”,名字寓意不错,跟广渠门名字的意思很相近。大明承平日久,京城各城门外外早已住了不少人,也开了不少商铺,这家酒店就是其中之一。

考虑到城防问题,五城兵马司对城门外的建筑有严格要求,因此小院里的六间房屋都是简易的茅草土屋,虽然简陋,但店家却也收拾的非常干净,给人的感觉非常温馨。

因为考虑到安全问题,朱启明直接将小店包了下来,他带着孙承宗、茅元仪以及刘若愚进了正房雅间,其他人则安排到了各处。

酒菜已经上齐,三人分主宾落座,刘若愚则在一旁伺候。

朱启明亲自给孙承宗满上一杯酒,然后端起酒杯敬道:“祝老师一路顺风!”

朱启明一饮而尽,孙承宗客气了一下也一饮而尽。

“老师是否埋怨我没有依您之见撤换王在晋?”朱启明一边给孙承宗倒酒,一边提起了旧事。

孙承宗恭敬回道:“臣不敢!臣后来细思皇上在乾清宫与臣所言感悟颇深,臣自觉白活六十有一,所思所虑竟如此幼稚!诚如皇上所言,不管投入多少钱粮,只要军队战胜不了东虏,只能是白白便宜他们!”

孙承宗能想明白,朱启明甚为欣慰,他笑道:“老师能理解,我非常高兴!不瞒老师,我也没打算一直用王在晋的策略,新军的计划已经有了眉目,待新军练成,还是要出关荡平东虏的。”

孙承宗愕然,小心问道:“皇上欲用何人练新军?”

朱启明没有隐瞒,但也没有直说,而是指了指茅元仪,又指了指自己。

孙承宗大惊,刚要开口说话,却被朱启明制止了:“老师想说什么我知道,不过这事我意已决,既然内操的事他们都无可奈何,这事他们也不奈何不了我。”

孙承宗点点头,说道:“既然皇上心意已决,臣也不说什么了,但到时候臣依然会跟他们一样上疏劝谏的。”

朱启明笑笑,说道:“老师能开诚布公,我很高兴,再敬老师一杯!”

饮罢,孙承宗问道:“臣此次去山东皇上可还有别的旨意?”

朱启明就知道孙承宗能猜到,笑道:“哈哈,知我者,吾师也!确实有一件事需要麻烦老师。”

“不知皇上是何事?”孙承宗就知道朱启明不会只为了送行,肯定有些不能公开的事情要说。

朱启明严肃说道:“山东经此浩劫,恐有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其中若有身体强壮、人品端正的年轻男子,老师可将其招募,给予安家费用,而后统统送到京城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