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是我们的家(2 / 2)

加入书签

那就是双曲拱桥,这种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桥梁结构,曾经在中国大地上风靡一时。它以不需要拱架施工,节省木料,拱肋、拱波预制,分段拼装,安装方便,形式轻巧,施工进度快等优点而著称。

而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显然比用纯石块砌筑的拱桥要简单方便了许多。不管是工部的官吏还是大匠,对于这种新式桥梁的修建方式,都抱着一定程度怀疑。

不过出自皇帝亲自设计的方案,让他们只能把这种怀疑放在了心底。而崇祯由于无法亲自前往现场,也颇为担心自己的设计会在施工中出现问题。最后他干脆调用了几名燕京大学研究力学的老师和学生前往工地,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这座桥梁在施工中会不会出现问题。

朱由检的这一举动,倒是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这些燕京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在研究桥梁施工的力学问题时,和工部的几位官吏、大匠携手,完成了一整套双曲拱桥力学体系的研究论文。

通俗一点来说,今后工部修建双曲拱桥,不再需要按照营建法式生搬硬套了,而是可以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通过力学计算来双曲拱桥的设计图纸了。于是在工部开办的工匠学校中,又多了一门工程力学的课程。

不过这些繁琐的小事都同崇祯无关,他今天偷偷的跑过来,就是想要乘坐马拉车厢,来一次京西铁路巡行,顺便看看那座双曲拱桥的。

京西铁路的起点是阜成门站,终点是门头沟龙泉站,全长70多里地。而马拉车厢的平均速度大约是每小时16里,如果不停歇的话,4个多小时可以跑完全程。

当崇祯带着王承恩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一列为他特别准备的马拉车厢已经等候在铁路上了。

平常的马拉车厢,每列为4节车厢编组,或是2客2货,或是全货车编组。不过不是迫不得已,安排这件事的王承恩可不会让皇帝乘坐普通人的车厢。

一来四车编组的速度太慢;二来普通车厢追求的是效率,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舒适度可言了。

王承恩让人安排的特别列车,只有两节车厢,虽然外表上看去同普通车厢差不多,但是内部可就差远了。

后面一节车厢,内部就是一个单独的包间,里面不仅固定了各自漂亮的家具,还把所有家具的棱角都包裹了起来。

当崇祯走进这间车厢时,倒是感觉自己似乎穿越到了19世纪的美国电影中去了,这间车厢内的装饰,实在是太像那些19世纪美国富豪乘坐火车时,单独使用的豪华包厢了。

唯一有点可惜的是,当这车厢启动时,少了几声汽笛声,还有隆隆的蒸汽机车的噪声。虽然这列编组只有两节车厢,但是使用的马匹依然还是12匹,因此马拉车厢的速度显然已经超过了,铁路管理人员测量出的最高时速。

原本预定4个半小时的路程,最后3个小时20分钟就跑完了。朱由检刚开始的时候,还蛮有兴趣的观望着外面的自然风景,不过他很快就在车厢摇摇晃晃的行进中睡了过去,连他想要观察的双曲拱桥都没有见到。

虽然当他醒来时,颇有些遗憾。但是他心里也没有多少懊恼,毕竟返程时他依然可以看到。倒是节省下来的一个小时,让他颇为开心,这倒是可以让他好好的在门头沟视察一番了。

他这次过来,主要还是来看看煤矿和冶铁厂的。虽然今年以来门头沟几处工矿场都发展的不错,但是一直无法亲眼目睹的朱由检,总还是有些不安感。

虽然在他的努力之下,已经为自己争取了不少自由。但是离开京城不能当日往返的话,依然会有许多障碍。

也就是趁着今天京西铁路开通,朱由检才得以第一次远离了京城近百里的地方,看一看这个时代的煤铁生产基地。

当朱由检走下了车厢时,早就在这里等候的几名宫内太监和官员便迎了上来。

不待这些人说话,朱由检便有些急切的说道:“先去看看煤矿,然后再去冶铁厂。抓紧时间,朕今天要全看完了才成。”

几名迎上来的太监和官员自然不敢反对,请皇帝坐上另一段铁路上的车厢,可以直接前往门头沟最大的一处煤矿。',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