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我必取而代之(2 / 2)
刘陶本人非但正直,在个人能力上也是十分出众的。
还是在汉桓帝时期,当时国家十分贫困,有人认为这是“货轻钱薄”所造成的,便提议“改铸大钱”。用现代术语讲,就是通过超发货币的方法以此赚笔快钱。
超发货币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造成市场动荡,使得钱更不值钱。
但那时的人并没有什么经济理论,于是汉桓帝召集“四府群僚及太学能言之士”共同讨论时,几乎所有人都表示了支持。
但就在此时,唯独刘陶站出来反对,刘陶认为:现在真正的问题在于百姓贫弱,天下所有财物都是取之于百姓,必须先让百姓有饭吃,才能使得国家富强。大臣们不懂得农业的重要性,反而认为铸钱就能改变一切,这就好比在滚烫的锅中养鱼,在燃烧的树上养鸟,舍本逐末,如果国家继续这样糜烂下去,那么恐怕就算铸出来一尺见方那样大的钱,也要亡国。
刘陶的一番话,震耳发聩,这一次他赢得了几乎全部文官的支持,最终迫使铸钱之事流产。
刘陶这一举动看似只是尽了自己作为臣子的本分,但实际上他所伤害到了无数人的利益,因此在不久之后,他便被人下派到了盗匪横行的顺阳,任为顺阳长。
刘陶不过是一介文人,就算他能力再怎么出众,也很难降服当地的盗匪。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刘陶一到任,便宣布从当地百姓中招募勇士,不论出身,不问过往,哪怕是曾经犯过罪,也可以前来。
在刘陶的一番努力之下,当地的豪杰纷纷响应,决定见一见这位新上任的地方官。
在见面中,刘陶先是谴责了他们以前的罪过,随后表示如果对方今后能够好好表现的话,自己可以对此既往不咎。
在刘陶的一番动员之下,他很快便聚集了数百人能够办实事的干吏,凭借着这支队伍,刘陶得以查办当地的奸猾不法分子,没用几年,顺阳大治,刘陶也得以返回中央。
为了纪念刘陶的作为,当地百姓们还曾经专门做了一首歌:“郁郁不乐,思我陶君,何时再来,安此下民。”
刘陶虽然能力出众,但是他在朝廷中的处境并不乐观,无论是权臣还是宦官,都将他视作为眼中钉,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在刘陶进言堤防黄巾作乱后,由于奸臣的作用,汉灵帝并未听从,直到第二年,张角作乱,天下骚动时,汉灵帝才回想起刘陶的话,封刘陶为中陵乡侯,三迁尚书令,想要重用。
但此时的奸臣们惧怕刘陶,便利用种种手段,将他的官职改为京兆尹,削弱刘陶的地位。
刘陶刚刚到职,就被人索要上千万的“修宫钱”,所谓修宫钱也就是“买官钱”,刘陶拿不出来,手下的官吏和部门便不服从他管制,又有加税的诏令出来,刘陶愤尔上殿面见刘宏。
然后就发生了之前的事情了。
刘星气得肝疼,在安慰了刘平刘凡兄弟二人之后,回到了县衙。即刻召见了荀彧,将此事简单讲了一遍。
刘星当着荀彧的面高声道:
“如此昏君,何德何能,我必取而代之!”
荀彧听了,大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