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先上一道开胃菜(1 / 1)

加入书签

('

伯颜帖木儿用近乎于无赖的方式,驳回了阿剌知院两个儿子的诉求。

当初挖元裔贵人的坟头,那可是整个瓦剌部的专长,当年也是盛极一时,大明富硕之家又爱金石之物的不在少数,那么多的元贵人的坟都被刨了,也不缺大明皇帝去再刨了。

瓦剌人挖元裔贵人的坟,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草原兴秘葬,就是埋到谁都不知道的地方,不被人打扰,结果忽必烈建立了元朝,高度汉化,连丧葬都遂了中原的礼数。

瓦剌人自诩乃是阿里不哥正朔部族,自然是对元裔贵人一点都不带客气的。

“你们想让你们的父亲带着部族来到撒马尔罕,眼下就只有一个法子,你们自己明白。”伯颜帖木儿言尽于此,见也见了,礼数也到了,那便不能说康国是不通礼仪的蛮夷,话不投机半句多,那自然是说两句便走。

出了驿馆,和硕满是疑惑的问道:“平章事,你说的法子是什么法子?”

“自杀。”伯颜帖木儿言简意赅的说道。

阿剌知院的两个儿子四处碰壁,眼下最好的法子就是自杀,只要死的不清不楚,两个儿子的死,就只能是也先杀掉的,王复就不能不站出来,阿剌知院西进之事便可以继续进行了。

绕来绕去,最终绕回了。

“啊,他们俩若是真的自杀了,该如何是好?”和硕一愣,随即有些担忧的说道。

“和硕万户。”伯颜帖木儿停顿了下十分郑重的说道:“和硕万户,在撒马尔罕,除了康国公的话,你可以不用有任何怀疑之外,其他人说话,你都要思考再三,若是实在是拿不准,就问康国公。”

和硕是个典型的草原汉子,对于这种弯弯绕绕的事儿,和硕想弄明白,对他而言,的确是困难了些,既然困难,就不用理会这些弯弯绕绕,整个康国,真君子只有康国公一人,听君子之言以为则便是。

伯颜帖木儿解释道:“你觉得他们两个,会用自己的命,换他们爹的命吗?”

“应该…不会吧。”和硕这才明白了伯颜为何这般说话,很显然,阿剌知院的两个儿子决计不会自杀去换他们爹的周全。

伯颜帖木儿摇头说道:“绝对不会,他们呀,只会揣着明白装湖涂,继续在撒马尔罕奔走,游说那些咨政大臣们,然后…然后就来不及了。”

的确如此,阿剌知院的两个儿子,一直频繁的在撒马尔罕奔走,可是成效甚微,至于伯颜所言的唯一方法,二人都非常默契的一字不提。

阳春三月,撒马尔罕的春天比以往来的更晚一些,直到三月份这康国大地才变得绿意盎然,倒春寒的天气才彻底过去,空气中不再是彻骨的寒意。

这也是康国上下对西进兴致不高的原因,前往拔都萨来,那边会更冷,冬天的时间更长,眼下看过这片土地,已经足够富饶。

三月初一,一个来自奥斯曼帝国的使团抵达了撒马尔罕。

王复派遣了王越前往迎接使团,这个使团此行的目的地是大明,当年康成志在奉天殿上说:罗马能给大明的,奥斯曼也能给,而且还能给的更多。

虽然康成志被和硕砍了脑袋,但是奥斯曼的法提赫认为自己作为皇帝,应该兑现承诺,终于在十多年后,打算将公主送到大明。

“这…”王越打开车门的时候,看到了只有八九岁的小姑娘,而且还是三个,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这些小姑娘送到大明,陛下估计也是送到襄王府上去,襄王大抵也只会当闺女养。

奥斯曼使者用着不太熟练的汉话,用非常恭敬的语气说道:“此行路途遥远,还请康国行个方便,让我使团通行至大明,瞻仰天子圣容。”

“昭武九姓?”王越关上了车门,打量着这个奥斯曼使者疑惑的问道。

“正是,鄙人姓米,名米泽贤。”米泽贤满是笑意的说道:“因为常年往来大明通商,会一些汉话,所以至高无上的苏丹,派遣我前往遥远的大明。”

王越看着米泽贤叮嘱道:“我提醒你几句,不要试图借着使团之名,打探康国虚实,至一地入驿站,约束好自己的属下,万不可行不法事,否则国法无情,康国如此,大明亦是如此。”

“谢保民官提醒。”米泽贤赶忙俯首道谢。

“嗯。”王越眉头皱了下,不再多说,而是带着使团进城入了驿馆。

米泽贤在驿馆住下,休沐之后,次日会觐见康国公换到通关文牒,再前往碎叶城,而后过商道至轮台,就算是入了大明的地界。

而王越则是忧心忡忡的回到了康宫,见到了处置公务的王复。

“并未听闻这使团有兴风作浪之事,你为何如此愁容?”王复有些奇怪的问道。

“奥斯曼使者认识我,我没有通报姓名,他便知道我是谁了。”王越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在未曾互相通报名号的时候,被直接认了出来,显然米泽贤至少见过王越的画像,也可以管中窥豹,看出奥斯曼人对康国的渗

', ' ')('

透。

王复却不是很在意的说道:“奥斯曼人磨那座永不陷落的君士坦丁堡,废了多大的劲儿,被你钻了空子,把最重要的东西给拿走了,你就是化成灰,奥斯曼人也能认出你来。”

“到现在,那法提赫称帝,也是名不正言不顺,若是那铜球丢了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去向,自然得用尽办法拿回来才是。”

王越认真思忖了一番才说道:“你的意思是,这个使团的目的是去大明讨要那颗红色铜球?”

那颗铜球名叫红苹果,虽然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洗礼,已经有了青绿色的包浆,但仍然叫红苹果,之前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门外查士丁尼铜像手中权杖之上,现在在大明内帑的某个角落里吃灰。

“应该是了,可是五皇子出生了,奥斯曼人这趟怕是要无功而返了。”王复摇头说道:“可能我们觉得那红苹果可有可无,他法提赫的拳头那么大,他称帝,也没见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出来说一句话。”

“但终究是意难平。”

“也先前天就病倒了,这得亏冬天过去了,冬天不过去,也先就要过去了。”

奥斯曼的使团本来请求觐见的是康国大石也先,可是这也先的心病犯了,无法西进对也先是个不小的打击,也先便是病倒了,也先这个年纪病了,那真的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大明传来了消息,大明军,开拔了。”王复将手中的一封塘报递给了王越。

王越看完了塘报,面色一喜,拍桌而起说道:“好!杀他个人仰马翻!阿剌知院胆敢悍然反明,就该让他长长记性。”

王复王越等人收到塘报的时候,大明军京营已经从北土城和西土城分两路出发,一路走古北口出塞至大宁卫,一路走居庸关至集宁出塞,而最后一路,则是由甘肃都司都指挥、怀宁伯孙镗为将,刑部郎中林聪总督军务,率原陕西行都司边军至轮台城,随时策应准备阻拦阿剌知院西逃。

即便是王复、王越等人不从中作梗,大明皇帝也不能让阿剌知院从和林飞到撒马尔罕去。

古北口出塞的是十二团营之中的四武营乃是由武清侯石亨为帅,于谦总督军务,这一路也是大明的主力军,因为这一路最为复杂,涉及到了辽东建奴、尚未完全王化的鞑靼、待价而沽的兀良哈。

三月,草原开始草长莺飞,大明军进入草原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草原,鼓噪了那么久的北伐终于来了。

是夜,四武团营的中军大帐之内,石亨正襟危坐,对左右参将说道:“此行从京师至和林再归京师,共六千三百里,路途之遥我大明亦是罕有,沿途水文只有夜不收的探报,我们这一出塞,就等同于扎进了敌人的老家,万事都要小心再小心。”

“此战,理当结硬寨,打呆仗,若有人胆敢轻易冒进,军法不赦!”

年轻人大抵不会喜欢这种磨磨唧唧的打法,结硬寨,打呆仗步步为营,注定行军缓慢,这对大明军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从精神、肉体、意志,死亡、疾病等等方面的全面考验。

可是大明京营不怕这个,这是大明京营的优势,在后勤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大明军的意志都坚不可摧,况且还有大明皇帝在后面保驾护航。

石亨这番话,自然是对着大帐中的年轻将领所说,比如成国公朱仪。

朱仪是大明勋军中少数能打硬仗的狠角色,也曾在交趾之战中,初露锋芒,但是这年轻人一旦得了势,翅膀多少都会支棱起来。

少年得势必张狂,这也是石亨的担心。

可是朱仪有点不一样,他的爵位是复爵,土木堡之战后,成国公的国公位就丢了,他少年入讲武堂,在军中历练十余年,就是为了拿回属于他们家的荣光。

朱仪一点都不张狂,相反有些老成。

朱仪听话听音知道是在警告自己,自己是青年将领的代表人物,只要他不擅动,自然没人敢乱阵,他站起来说道:“大帅,末将以为,应当小心防备兀良哈人,若是我部前方征战,兀良哈部从后方掩杀,岂不是要遭?”

朱仪这一番话,即表明了绝不冒进的态度,甚至有些瞻前顾后。

“兀良哈人虽然不足为虑,但若是和建奴联手,袭扰我后方粮草,恐有大患,朱参将所言有理。”于谦也是眉头紧皱的看着堪舆图。

兀良哈人果然和陛下说的中山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要待遇的时候叫得欢,大明北伐喊了这么久,沙不丹却是迟迟不肯表态。

“末将愿领兵一万殿后,若粮草军备有失,提头来见!”朱仪慎重思考之后,揽下来殿后的差事。

这殿后可不是什么美差,若是打顺风仗,遍地的功劳和你殿后之人没什么关系,若是打逆风仗,你这殿后,立刻就变成了孤军死士。

朱仪请这份差事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自己第一次随京营如此大规模征战,万事经验不足,不如挑自己擅长的来。

“好,那这殿后之事,便交由你了。”石亨权衡之后同意了朱仪的请命,他转过头问道:“

', ' ')('

于少保以为呢?”

“我没什么意见。”于谦看着堪舆图说道:“得想个折儿了,这兀良哈部多少是有些不知天命了,都到这个份上了,还撑着,想卖个多高的价钱?”

石亨嘴角抽动了下,这么些年了,于谦从来没有刻意的针对过谁,这是石亨见到的第二次,第一次是石亨他本人。

那还是正统年间,他石亨被于谦连章弹劾,两个人在大同府闹出生死矛盾的时候。

石亨可是知道于谦的难缠,这人要是好对付,王振也不会失手了,被大明于少保给惦记上,那不死也得蜕三层皮。

“于少保可有什么妙招?”石亨好奇的问道,他十分十分十分的好奇,好奇于谦打算怎么折腾兀良哈部了,这种好奇心大抵是类似于不能只有我是受害者的心态。

于谦平静的说道:“妙招倒是谈不上,就是有些想法,其实归根到底,不过四个字,威逼利诱,只不过是顺序不同,搭配不同而已。”

“先给沙不丹上一道开胃菜吧。”

在中帐议事结束之后,石亨终于见识到了于谦作为读书人阴险的一面,这眼睛珠子一转就是一个主意,而且恶毒无比。

“谢于少保当年手下留情。”石亨一看这开胃菜的分量咂咂嘴,道了个谢。

于谦笑着说道:“那就请武清侯安排此事了,我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也就是能出出主意,写写文章,旁的再多也做不了什么。”

“这开胃菜后还有大菜?”石亨小心吹干了于谦的墨迹,笑着问道。

于谦点头说道:“就看沙不丹能不能吃下这道开胃菜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