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七步成湿_第64章(1 / 1)

加入书签

('

这种动作,这种神态都几乎成为杨修的招牌了。只是每当瞧见这般神色,曹植总要愈发无奈。

尤其是最近。

事实上自几月前酿酒一事,杨修待他一直阴阳怪气。今日这态度,已算地上温和了。

他微垂着头,声音略有气无力:“学生不该在上课走神,请先生责罚。”

杨修弹了弹指尖,讥诮道:“就这样?”

嗯?

曹植怔愣片刻,只无辜眨了眨眼。

杨修淡道:“你上课走神在先,躲不过为师丢来的竹简在后。你辜负的,岂非是为师与你的武学师傅?”

曹植眼角抽了抽。

而后,他的唇角微上扬,露出一个傻笑。

瞧着他这般装模作样,杨修忍不住嗤笑道:“你从前老装可爱,只可惜越装便越不可爱。”

“……”

曹植垂着脑袋,终于不说话了。

他正努力令自己的视线集中在书本上,而非抬起来喷杨修一脸!

他本不应说话的。因为杨修心情不好时,他说任何话皆是错误。

岂知杨修见他此番低眉顺眼,心情越发不悦。

杨修勾了勾唇角,露出一个讥诮的笑容:“现在,我的乖学生可否告诉为师,被抛弃的滋味,又是如何?”

他先前还在询问曹操命荀彧前往兖州之事,此刻却直接讽刺曹植是被抛弃之人了。

荀彧之事,曹植自然也揣摩过曹操用意。毕竟这么多年荀彧作为曹营后方总管,在战争中从来驻守后方。此行看似简单,然若结合曹操野心略一思索,其中利害关系一目了然。

首先,兖州离邺城很近。待曹操攻入平原,平定各县,荀彧便需随曹操回邺。

——而这意味着什么呢?

荀彧前往邺城,必是不再回许昌。许昌虽是曹操最先据点,论地位却始终不如翼州邺城。是以,曹操这是在打算将政治中心转移入邺了。

既要入邺,最终决计是要放弃刘协。然而短期之内是不可能的,是以许昌曹府决不会迁走,除了身处邺城的曹丕……

抑或着曹操是要将他们置于此地,以牵制刘协。

是以杨修说,他们被抛弃了。

然而曹操当真会抛弃他们么?

显然不会。

且不说家人皆在许昌,虽然前不久他知晓曹冲早夭,至少如今他还活得很好,关于继承人曹操自然未曾下定决心。是以说句简单的,只要曹冲还在许昌,曹操便一日不会放弃。

这些东西,稍作思考便能想到。是以杨修最终目的,也仅是要吓吓他罢了。

曹植十分无奈。

他到底是应鄙视杨修恶劣的骗局呢,还是假装自己当真被吓到了?

他最终乖乖道了歉:“先生,学生错了。”

杨修眼中有些惊异。

他挑了挑眉,冷笑道:“你又何错之有?”

曹植叹了口气:“学生知道先生是为学生好,哪怕先前学生酿酒胡闹,其实也只是怒学生而不争。”

他顿了顿,豁然抬眼凝视杨修,眼中真诚满到几近溢出:“学生反复思索过,先生说的没错。这些都是旁门左道,哪怕能讨好父亲,也绝不能令父亲看重学生,欣赏学生。是以学生一定不再走神了,努力跟随先生学习,将来好为父亲献计献策!”

屋内一时沉默。

杨修狭长的双眼已微眯了起来,他凝视着曹植,面上瞧不出任何端倪。

他最擅于看破人心,唯有眼前这个学生,却始终看不穿诚抑或者假。这些年想出下来,他知晓任何人对曹植的印象皆不过是中规中矩,且品行温和。杨修心中不以为然,却也不得不承认除了这些,他看不出曹植深藏在心中的真实性情。

唯有感觉到,曹植的感情、所有说过的话,全部半真半假。

此刻瞧着他如此真诚,杨修到底还是轻扯了嘴角,从齿缝中漏出了两个字。

“呵呵。”

而后他便见得曹植微眯了双眼,缓缓微笑了起来。

日子依然平静如水,唯一与从前不同的,大概也是王奇身边多了个阿敏。

时至今日,王奇并未再提收养阿敏之事,阿敏也权作未曾发生,寄住于王奇家中。先前王奇遣散小屋中五名奴仆,只剩一个老管家。而此时家中挑水劈柴的活,阿敏也全包了。

练剑闲暇时,王奇也说到过疑人不用的话语。他认为阿敏的存在毫无意义,不如早早丢弃,免得将来陡生变故。

曹植微笑:“老师过虑了。”

王奇斜睨了他一眼。此时他正喝着曹植酿的酒,见他胸有成竹,忍不住敲了敲他的脑门:“笑地一脸奸诈,又想算计谁呢?”

曹植抱着脑袋,无奈道:“如学生这般纯良,岂能算计人呢?”

王奇嗤笑一声。

“学生之所以说老师过虑了,是因为阿敏是个很聪明的人。也正因为他聪明,所以短期内,他非但不会对学生做什么,还会将全部聪明智慧展现给学生看。”

“什么意思?”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