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家女百家求(1 / 2)

加入书签

第35章 一家女百家求

刘思颖把自行停在了楼下,走进了她位于‘大世界’的家属楼。

整个胜利机械厂的生活区,分为大坳,大世界,双板桥,下浏以及四十户,这其中四十户是最好的生活区,是最近一两天才新盖起来的,属于“劳模楼”,总共四十套,只有厂里的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才可以优先入祝

其次就是双板桥,也属于新楼,一部分被改造成了厂招待所,多数时候,只有双职工和军代表才会分配到这里。

胜利机械厂有‘劳模楼’,也有双职工楼,但就是没有干部楼。

包括刘思颖一家,住的还只是六十年代建起来的‘赫鲁晓夫楼’,也就是所谓的筒子楼,每户只有三四十平米,厕所还是公用的,做饭也只能去楼道,每天晚上下班后,楼道中充斥着烟熏火燎的味道,妥妥的人间烟火气。

“妈1

“你爸什么时候正点回来过?你用不着管他,你吃伱的。”

“哎……”

“那……你的意思是,如果他能主动找你,你就愿意和他处?”

“坐啥呀,许干事他们宣传科就在我们楼上,却从来都不敢来我们科找我,这样的男人,还是算了吧。”刘思颖有些不屑的说道。

而且自从跟随母亲来到机械厂之后,记忆中的父亲几乎就从来没有正点下班过,家里做好的饭总是热了又热,。

谁能想到,刘彪平日里,白天在工厂上班,到了晚上,还要处理一些文件,偶尔有些时间,还要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处理职工夫妻纠纷,邻里纠纷,以至于厂里职工很多人见到他,都要尊称一声‘刘老’。

虽然身为万人大厂的厂长,但刘彪本人却丝毫没什么架子,当年刚来江西的时候,带领着‘十八勇士’,怀中‘军工报国’的信仰,跋山涉水,披荆斩棘,饭餐露宿,硬是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把一处荒山野岭,改造成了整个jx省最大的三线兵工厂,其中的艰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至于选择专业方面,因为那个年代的制造业很火,与中专生的学习结合很好,中专生毕业后就能获得工作,而且是国家编制内的正式干部身份!

转正定级(定干)后,副科、正科、副处。。。是可逐级提拔的!

另外八十年代,中专毕业几年后,是可以直接考研的,这里说的不是直接“读研”,而是有能力去参与竞争,去参加“考试”,那时的中专生水平可见一斑,所以存在着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简历里学历写的学校,实际是中专。

一进家,刘思颖就看到母亲正往饭桌上端饭,于是招呼了一声。

对工厂来说,有这样一个厂长可谓是全厂之幸,但对他们母女来说,却是一种幸福的缺失…… “小颖,今天我买菜的时候遇到许干事他妈了,他跟我谈起了小许最近一些事情,说小许打算报名咱们厂的电大电子班……我是觉得小许这孩子人老实,又上进,个子高高大大的,长的也不丑。”赵秀芳看了女儿一眼,接着说道:“你要有时间的话,我让小许来咱们家坐坐……”

在当时那个年代里,想要进入中专是相当难的事情,以至于流行“考不上中专,才去读高中”的说法。

从小学开始,就扎着一个羊角辫,脖子上用毛线绳系着一个铜钥匙,自己上下学,从来不用家里操心,成绩也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中学时还参过过奥林匹克数学大赛,获得了全市第二名,家里的墙边上,几乎挂满了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的奖状。

正所谓一家女百家求。

以至于刘彪连续做了好长时间工作后,赵秀芳这才同意跟随丈夫一起来江西,现如今成为了厂办中学的一名教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