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锋芒毕露(1 / 2)

加入书签

第84章 锋芒毕露

“……我现在采用的方法是在原塔外壳以及内筒催化剂床层等不变的情况下,仅改造催化剂筐机构,使气体由原轴向流改为径轴向流,层间仍用冷激气调节床层温度。”许强此时显然已经进入了状态,只听他接着说道:“我的这套改装方案,对设备整体影响小,可以在车间检修期间进行改造,施工简便,费用少……”

前世的时候,许强曾经参与过很多次的技术讨论会,所以面对这种场合的时候,即便对面坐着的都是省里最优秀的化工专家,许强依然能气定神闲,看不出半点的怯常

就连旁边坐着的刘彪和高志国,也都对许强的这种表现露出了赞许之色。

“许强同志,我看到你的方案上还计算出了改造后的各项指标,能给我们具体说一下么?”此时曹连生突然问道。

“关于设备改造后的指标,我也是经过计算的……”许强顿了顿,接着说道:“改造后,塔压降由原来的0.62mpa降低至0.25mpa,借此可以提高空速增产,同时,还可以使用小粒径催化剂以提高氨合成率,因此,出塔氨浓度可增加到15%,吨氨能耗可减低0.5左右的gj。”

其实生产氨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因此在考核其能耗时,最关键的指标就叫“吨氨两煤耗”,即每生产一吨合成氨所消耗的原料煤和燃料煤。此外,就是电耗指标,也是按吨氨计算的。

按照许强之前在车间和厂资料库了解到的情况,目前胜利机械厂化工车间能耗相当大,但产量却很低,打个比方来说,在后世的时候,中国的一些小氮肥企业已经能够实现所谓“三个一千”,即吨氨两煤耗低于1000千克,电耗低于1000千瓦时,工艺能耗低于1000万千卡。

许强的话引得现场一片哄笑声,就连一向严肃的刘彪,此时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一下,不光是刘彪,就连高志国此时也看的目瞪口呆,在这次会议之前,他是绝对想不到,这些年过半百,在行业内如雷贯耳的省内顶级专家,居然会如此聚精会神的听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讲课,这无论如何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场面!

无论在哪个年代,光有技术没有社会阅历是不行的,这一点许强在前世的时候,就已经磨炼的足够圆滑。

虽然距离后世的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只需要达到和这个年代的其他化肥厂相近的水平,那产品完全可以参与到市场竞争上来。

“其实……之前厂里搞这个军转民的产品征集活动,给出的一等奖奖金是800块钱,我家穷,我先赚点钱娶媳妇,所以就报名了……”许强犹豫了一下说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次的讨论会从不到两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将近五点钟,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许强是一口水都没有喝,全程高能讲解。 终于,几个专家提出的问题都被许强解答完毕,现场立刻变的沉寂下来。

“是这样的,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我们村子也开始实行土地包干到户,过去是生产队的大锅饭,现在都是个人顾个人,都想多种粮食多赚钱。”许强顿了顿,接着说道:“所以为了增产,我们这里的化肥需求很大,但镇供销社的化肥总是缺货,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厂也能大量生产化肥的话,不光能让厂里赚更多的钱,也能让我们农民买到足够的化肥,种出更多的粮食,这也是我的希望……”

许强的这个改造方案,就是通过硬件改造,尤其是氨合成塔部分的改造,提高氨的合成率,降低能耗损失,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