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洛阳城里听说书(2 / 2)

加入书签

“很多人都不清楚太祖陛下嘴里的那人是谁,因为除了杜首辅之外也没人敢提及此事。那是一段历史,一段很微妙很隐秘的唐国历史。”

……

“大臣们那时候更惊异于太祖陛下对李十一的评价,因为他们从那个终日懒懒散散游手好闲的少年身上看不出任何特殊的地方。”

“皇子公主中天赋绝佳的大有人在,太祖陛下怎么会觉得李十一能比得上年轻的自己呢?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不过很快,太祖陛下离开了长安城,去往了云雾深处。”

“再过不久,李十一一个人来到了长安城,在未央碑上铭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也开始了自己堪称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

……

说书人话毕,街道尽头的拐角处也响起了阵阵的打更铜锣声。

子时将近,洛阳城的居民们也应该各回各家,准备宵禁了。..?

人影起起落落,有客人意犹未尽的咂了咂嘴,也有小厮开始收拾那些空出来的瓜果盘杯。

不过这时候,悉悉索索的人群里伸出了一只干净的右手。

一个坐在板凳上的青衣少年皱了皱眉头,对着台上的说书人突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李十一,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大厅一寂,起身的客人们也颇为好奇的转过了头,等待着台上说书人的回应。

按理来说,一日书一日完,讲完今天的故事,说书人就不会再多说任何言语。

但不知道为什么,台上的说书人今晚好像有些不一样,他沉默了许久,然后慢慢的叹了口气。

“以我所知,李十一是个……老好人。”

顾白水愣了一下,又问道:“这又怎么说?”

说书人看了他一眼,用桌边的抹布擦了擦自己的堂木。

“曾有言之,李十一其实很小的时候就远比同龄人聪慧,所有的功课和科目都信手拈来,一点便通。”

“不过故事里李十一自幼童长成了少年之后,便没了小时候的灵性,整日游手好闲比夏日的阳光还要懒散。”

说书人抬了抬头,对台下的顾白水问道:“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顾白水摇了摇头:“不清楚。”

铜锣声远,台上的说书人却默默的把桌子上的一本老书翻了一页,然后用食指敲了敲自己的堂木,开始了今夜的最后一段说书。

“南方的洛阳城中,也有一个少年,胸无大志,喜欢躺在柳树下的树荫里,静待着日出日落,花谢花开。”

“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大唐的凶神武将,只有个整天受气不敢还嘴的老农,老农造了太多杀孽,上了年纪向往着平凡的生活,希望儿女平安。于是少年决定做一个平凡的人,种种田混混日子,把自己收敛成了一粒尘土。”

“也没有什么大唐首屈一指的才女,只有爱臭美和唠叨的娘亲,娘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能走在朝阳中,被世人仰望。但少年已经答应过老农,选择了平凡的一生。”

“不过好在……”

说书人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台下的那个少年却接过了他的话头,补完了他没说出口的话。

“好在他还有个妹妹,一个……乖巧懂事的妹妹?”</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