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里人(2 / 2)

加入书签

“老爷,降低地租的话,我们的收入可就少了,到时侯县城里面的粮店的供应可就成问题了。”

管家也姓杨,乃是原主老爹的亲信,在原主父亲死后,原主还未赶回来这段时期。

也是他主持家里事情,为原主父亲操办后事。

“呵呵,德叔,你多虑了,表面上看我们降低地租是损失多了,关键是我的粮种。”

“粮种?”

“是的,我的粮种是从西大陆引进来的,使用它,每亩的粮食产量水稻可以提升到1500斤一亩。

红薯和土豆的亩产可以提升到6000斤,苞谷(玉米)的亩产可以提升到2000斤一亩。”

“嘶”

管家长吸一口冷气,要知道现在一亩水稻和小麦产量也就两三百斤,红薯,洋芋和苞谷的产量也才几百斤而已。

如果少爷说的是真的,那少爷家里水田3000亩,产粮就是450万斤,旱田1000亩,种植红薯就是600万斤。

地租从原来的五成降到了三成,那每年东家可就损失200万斤的粮食。

不对,刚刚少爷说了,使用他的粮种的话,还要增加两成的使用费,这么算来,地租本质上还是没减少嘛。

而杨逍可没理会管家那里的思想风暴,而是思考起来如何发家致富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创业最难的就是赚取创业的第一桶金,这也是难倒九成创业者的拦路虎。

现在自已通过降低两成的地租,获得了10万民心值,算是获得了一笔民心。

但是自已现在需要这笔民心来干什么呢?投资农业,也是为了获得民心而已。

毕竟农民使用杨逍的种子,丰收了,肯定对杨逍充记感激,或者说信任,到时侯杨逍又可以收割一波民心。

但农业生产周期太长了,现在是冬季,距离春耕还有一段时间,而到了收获季节,更是还有一年的时间。

杨逍可等不了这么久,所以,农业不理想,那就发展工业,发展工业需要机器。

机器可以从系统里面买,这倒没什么,并且自已也可以从系统里面购买工程师来培训员工。

但系统里面机器种类不少,但是每类的数量却不多,前面说了,因为制作者的资金不足。

系统里面每种物资都有一个限购数量,当杨逍购买的数量超过规定数值之后。

系统里面这项物资价格就会上涨十倍,再超过一定数量的物资,价格就会上涨百倍。

而这,用系统制作者的话来说,是为了避免系统拥有者养成依赖习惯,或者说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跟系统制造者的初衷也是相违背的。

因为系统制造者的本意就是让系统宿主去发展工业,构建完整的工业L系,形成一种造血的自给能力。

当然,杨逍个人认为还是他们资金不足的借口而已,想想也是,人家也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而已。

而要发展工业,肯定要发展重工业呀?这点民心值发展重工业?

算了吧,还是好好慢慢积累“原始资本(初始资金)”吧。

其实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杨逍此刻拉起大旗另起炉灶,大搞土改,但此时的乾朝在大夏还有一定的民心。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