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朝堂议事(2 / 2)

加入书签

“罢了罢了,只是日后怕是会更加艰难,你们定要小心。”

长安。

含元殿。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翳。

目光紧紧盯视着手中刚刚送达的,丰城和鄯州的八百里加急文书。

双手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懊悔之情似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上他的心头。

一个多月前,安宁县县令赵奇昌曾呈递情报。

言明西辽有分兵进击丰城与鄯州两地的迹象,恳请朝廷派遣兵马前往驻守。

然而,当时的皇帝却将此视为无稽之谈,随手抛之脑后。

就在半个月前的朝堂议事之时,大将军赵辉祖再度进谏。

提议朝廷在凉州主动出击,抵御西辽可能的进犯。可惜,这一良策也被皇帝无情地驳回。

“朕糊涂!”皇帝怒拍龙椅扶手,声音中记是懊恼与愤怒。

殿下群臣一片静默,大气都不敢出。这时,赵辉祖上前一步,单膝跪地:

“陛下,事已至此,悔恨无益。当下西辽军的布局,实是对我朝的巨大威胁。

丰城、鄯州与凉州三地,呈掎角之势,倘若西辽军占了丰城与鄯州。

与凉州的西辽军遥相呼应,对长安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一旦他们连成一线,便可长驱直入,直逼长安,京都危在旦夕。”

首辅杨柬之出列,拱手道:“陛下,可否诏令附近州郡集结兵力,先行增援,以解燃眉之急。”

大将军赵辉祖摇头:“附近州郡兵力本就有限,且分散各处,短时间内难以成规模增援,恐难解二城之困。”

这时兵部侍郎纪岚提议:“陛下,不如征调民间壮丁,加以训练,再行增援。”

皇帝斥道:“临时征调的壮丁未经训练,如何能战?简直是胡言乱语!”

众人一时陷入沉默。皇帝来回踱步,心急如焚:

“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丰城和鄯州落入西辽之手?朕愧对百姓,愧对江山社稷!”

赵辉祖沉思片刻:“陛下,可抽调凉州部分兵力,再征调民壮协助,或许可解燃眉之急。”

皇帝皱了皱眉头:“此举是否太过冒险?

若因此削弱了凉州兵力,导致战局崩坏,又当如何?不过……可静观其变容后再议。”

群臣此时开始议论纷纷。皇帝心烦意乱地站起身来,在殿上踱步:

“丰城、鄯州,绝不能落入西辽之手,可这调兵之事……”

正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吏部尚书王广贤臣缓缓出列,说道:

“陛下,或许可与周边藩镇联络,借其兵力救援,事后予以封赏。”

皇帝听了王广贤的提议,思索片刻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说道:

“罢了,如今也只能如此。便依王爱卿所言,与周边藩镇联络借兵。”

“陛下,臣担忧这些藩王未必会真心为朝廷分忧。若是他们借此时机扩充势力,日后恐成大患。”大将军赵辉祖面露担忧之色。

皇帝长叹一声,无奈道:“朕又何尝不知,但当下形势危急,也无他法了。

暂且先承诺,待驱除西辽军以后,给藩王诸多好处,以保丰城、鄯州无虞。”

一位老臣立刻上前:

“陛下,藩王向来拥兵自重,心思难测。如今许以好处让他们出兵,无异于与虎谋皮,万一他们在战事中另有盘算,后果不堪设想啊。”

兵部尚书纪岚反驳道:“可如今若不借助藩王之力,丰城和鄯州危在旦夕。

一旦失守,西辽军便可长驱直入,那时才是真正的国之危难,此举虽险,但也值得一试。”

这时,一位年轻官员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解丰城、鄯州之困,藩王虽有风险。

但只要朝廷提前谋划,加以防范,未必不能把控局势。

况且若能成功驱除西辽军,重振朝纲,届时再徐徐图之,解决藩王问题也并非毫无可能。”

……

含元殿外,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预示着这场战事的艰难与未知。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