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新任务发布!大网撒下!全民愤慨(1 / 2)

加入书签

('书第章 新任务发布!大网撒下!全民愤慨!!

“此物名为小麦,但是和普通的小麦不一样,不过你们按照普通小麦的种植方式种就好。林”

“此物名为土豆.......”

“此物名为玉米.......”

看到庄民都抢着帮他种地,朱越心中也一阵欣喜,立刻就解释了起来。

在这个饥荒肆虐的时代,能早一日把土豆这些东西种出来,普及下去,就能早一天摆脱饥荒。

天下将再不会出现从前那样啃草根树皮的情况。

好在,这三样东西都是系统改良过的。

基本不需要格外费心。

“先生,咱明白了!”

“您便好好在旁边歇着便是,其他的都交给咱!”

“干活了干活了.......”

“.......”

搜 索 【小说中转群一】

当朱越简单地讲完之后,庄民们便全部都热火朝天地开始劳作了起来。

不出半个时辰。

所有种子便全部被种了下去,浇∞施肥。

夕阳照在每一寸耕地上,仿佛给这些种下了种子的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

看着已经被播种好了的耕地,朱越满意地点了点头。

千千万万的性命,可都在这几亩地里了。

就在此时。

系统熟悉的机械音在耳边响起。

“叮!新任务发布!解决饥荒,帮助寒门崛起!”

当反应过来系统的新任务是什么的时候,朱越顿时就有点懵逼了。

他的系统任务,从救一个人,变成救三百个人,之后又变成了救三千个人。

他还以为,这次的任务会是救治更多的人。

不过想想也对。

解决饥荒问题可不也是救人么?

没毛病!

至于这帮助寒门崛起.......

大明建国十五年,朝中多由淮西勋贵把持着,这个时期,寒门想要崛起,那就只能靠科举了。

要发展科举。

就不得不涉身朝堂了。

之前。

朱越因为知道历史,明白洪武年间朝堂上的血雨腥风,怕惹上杀身之祸,所以尽量避免让自己沾染上朝堂。

不过,他这一次远征漠北,显露了锋芒,显然是不可能再避开朝堂争斗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就算他想要明哲保身,朱元璋、淮西勋贵一党,都不会允许了。

所以朱越也就认了。

既来之,则安之。

而且系统任务的奖励这么丰厚,朱越也不可能不去做啊。

好在他拥有穿越几百年的历史知识,虽然涉身朝堂,但谨慎一点,抱紧朱元璋这根大腿应该问题不大。

退一万步讲。

实在惹上了杀身之祸。

他也不是跑不了。

以他现在的这个武力值,还真没什么人奈何得了他。

想到这里。

朱越就开始思索起“寒门崛起”这件事情来了。

其实,朱元璋对这件事情还是很积极的。

建国之后,洪武三年就召开过一次科举。

不过至今为止,科举也仅此一届。

之后,便因为勋贵的极力阻止、国家民生还不够繁荣、战事吃紧等种种原因,宣布停罢科举。

毕竟,大明在战火纷飞之中建国,虽然初步稳定,但依旧是百废待兴的状态。

各方蛮夷贼心不死,导致战事频发,国内百姓连粮食都不够吃。

在这种情况下。

开了科举又有什么用!?

百姓食不果腹,还有什么心思去读书,考科举?

更重要的是。

科举召开,让寒门士子有机会站在朝堂上,和淮西勋贵们分庭抗礼,这无疑会损害淮西勋贵一党的利益,他们是不会允许此事发生的。

就像朱越,他的横空出世、显露锋芒,直接让他成为了淮西勋贵的众矢之的。

思索一番。

朱越觉得,这件事情阻力还是不小的。

好在他已经获得了土豆、玉米、小麦种子,饥荒问题,不日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至于淮西勋贵一党。

朱元璋是有心让天下寒门崛起的,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他的统治也很有帮助。

淮西勋贵一党要阻碍科举的召开,是不可能明面上直接反对,肯定也只能借着饥荒的问题做文章。

也就是说。

淮西勋贵的问题,解决了饥荒,也基本能够解决。

等解决了粮食的困难,他们也拿不出其他的借口来阻止了。

这个任务,虽说有两件事情。

其实重点都在一个问题上:饥荒!

所以,此事说简单不简单,说难倒也不算太难。

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

朱越抬头看了一眼被夕阳渲染成了金色的几亩土地,暗自长舒了一口气。

不论是解救千万百姓。

还是完成系统任务。

一切可都系在这几亩地里的种子身上了!

好在。

这些作物都是经过改良的,尤其是土豆,半个月就能熟,接下来只需要静静等待了。

接下来。

在庄民的盛情邀请之下,朱越又在庄子里吃了一顿晚饭,才抽身出来。

乘着月色,朝医馆的方向,缓缓而归.......

.......

话分两头。

朱元璋决定扇动民心,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宣扬朱越在漠北的功绩,同时把淮西勋贵一党做的事情也宣扬出去,利用民众对朱越的拥趸,收拾淮西勋贵,给朱越铺垫好上位之路。

当他把大局布下之后,朱标和二虎两人便忙碌了起来。

朱标负责在应天府之内扇动民众情绪。

二虎则是飞鸽传书出去,让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锦衣卫都赶紧把这件事情安排起来。

这件事情关系到朱越接任太子之位。

朱标可以说比谁都要着急上心,火急火燎地就发动他自己在应天府之内的势力,将这件事情在应天府的茶楼、酒肆、繁华街道等各个消息最流通的地方,大肆宣扬起来。

不过几天的时间。

整个应天府立刻就沸腾了起来。

“先生立下如此大功,却迟迟没有得到陛下的封赏!原来都是这【小说中转群一】人在其中作祟!”

“可是淮西勋贵势力庞大,陛下不会真的因此处置了先生吧!?”

“不答应!咱绝不答应!”

“咱们何以能守住山海关?何以能彻底报了百年欺凌之仇?都是因为先生啊!”

“想当年,咱的爹娘就是被元军欺凌至死!先生于咱有大恩啊!如果陛下听信了谗言,要惩罚先生的话,咱就是拼了这条命不要,也要为先生讨回公道!”

“不错!这一次∞非先生挺身而出,鞑靼很可能已经再次踏足中原了!”

“淮西勋贵!这一切都是淮西勋贵在搞鬼!”

“想当年,他们跟着陛下驱逐北元,也都是陛下手下铁骨铮铮的汉子,可是这些年的享乐,已经让他们的心都变黑了啊!”

“他们平日里便跋扈,对于先生这样的大英雄,竟然也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不能让淮西勋贵得逞!!”

“.......”

随着朱标利用自己在应天府的势力和影响力,将事情原委散布出去,应天府的百姓立刻就对淮西勋贵一党恨得牙根发痒。

鞑靼乃是当初的北元分裂出来的一个部落,和中原百姓有宿世冤仇。

无人不对朱越感恩戴德。

而淮西勋贵一党却想要陷害他们的大英雄。

他们岂能答应!?

与此同时。

紫禁城飞出去的信鸽也朝着四面方而去,消息在全国各地散开.......

南直隶苏州府。

最大的茶楼之中,宾客满座盈门,茶楼中央的看台之上,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者手摇折扇,坐在一张榆木长桌后的太师椅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