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蝗灾爆发,先生有解决之法!?(1 / 2)
('书第章 蝗灾爆发,先生有解决之法!?
“陛下!先生于大明,有大功,日后更可为我大明脊柱肱骨,当赏!”
“是啊陛下!”
“.......”
经过之前的事情过后,无论是勋贵还是朝臣,再也没有一个人敢诋毁朱越半分。林
勋贵们就算在心里怒骂,也只能在朱元璋面前说尽好话.......
看到这番场面。
徐达、汤和二人对视了一眼,目光复杂。
一方面,他们感慨于淮西勋贵的下场,毕竟从前,他们一起崛起于微末之中。
当然,他们眼中更多的是激动。
既然淮西勋贵已经被整治完了,那么接下来的一切就要∞到渠成了.......
徐达兴奋地看了一眼旁边的朱越。
只见朱越脸上表情还是那样轻描淡写、云淡风轻。
之前被诋毁是这样。
现在被百官称颂还是这样。
一切风暴因他而起,灭门惨案、腥风血雨为他而来,然而,他却仿佛不在其中一样,超然物外。
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当真是像极了当年的上位。
.......
与此同时。
紫禁城,午门之外。
应天府和全国其他各府县赶赴而来的百姓,此时全部都聚集在了午门之前。
午门前站不下了。
就拥挤地填满了午门古今的各个大街小巷。
远方天际的一抹鱼肚白已然打破了黑夜,光亮照在每一个百姓的脸上,映照出了他们的焦急之色。
他们刚刚踏平了五名侯爵的宅邸,脸上还隐隐能看见疯狂之意。
现在重新聚集在这里。
为的不是别的。
只是要看一个结果!看到先生平安无恙!
先生拼死护住了这山河无恙!所以,他们便也要拼死护住先生无恙!
先生无恙,他们才敢归家!
“陛下!请您明鉴啊!先生,他是我大明的功臣啊!”
“莫要信了奸人的谗言!请陛下明鉴!”
“是先生不要命地深入漠北,死战鞑靼,他为大明是拼了命的啊!”
“先生于我大明有功!先生是英雄!英雄不可蒙尘!陛下!!!”
“.......”
午门之外,百姓已经跪成了一片。
即便是知道自己的声音传不到奉天殿里去,但他们依旧看着同一个方向嘶吼着。
为了先生,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紫禁城午门之外,喊声震天彻地!
就在此时。
午门之上,一个人敲响了上面的楼鼓。
“咚!咚!咚!”
三声鼓响。
众人自然知道,大概是皇宫之内有消息传来,所以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此时,已是晨光微熹,眼力好的百姓立刻就认出来,站在午门之上的人,是锦衣卫统领,二虎。
此人乃是陛下的心腹,那么他的话,便是皇上的意思。
“先生可还安好!?”
“我们要见先生!请让我们看看先生!先生是大明的英雄啊!”
“虎统领!陛下有何旨意!?”
“.......”
众人目光灼灼地看着城楼之上的二虎。
一些人神色焦急地询问起来。
二虎站在城楼之上,耳边零零碎碎地传来百姓的呼声。
一眼望去,午门之下百姓跪成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宛如一片黑海,一眼望不到尽头,就连街头巷尾,都是人头攒动。
看到这情形,即便是一向没什么情绪波动的二虎也是双目微红,面色感慨地朝奉天殿的方向看了过去,脑海里想着那个坚挺笔直的白色背影,默默敬畏了片刻。
而后,他才转身,正色看向午门下的百姓。
提气!!
“诸位百姓!陛下有言!!”
“先生征战漠北,解幽州城之危,后又一计筹谋,灭尽四十五万鞑靼,先生有功,当赏!!!”
这句话几乎是声嘶力竭地被喊出来的。
微熹的晨光之中,二虎的脸沉浸在阴影里,百姓们看不清。
但这句话,宛如洪钟大吕,落在了他们的耳中!
陛下有言!
先生无罪!
先生有功!!
经过一阵短暂的安静过后,午门之前,宛如江海奔流一般,掀起了一阵欢呼人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着最前面一批人的欢呼。
这个消息飞速从午门传播到了应天府的大街小巷,传到所有百姓耳中!
一时之间,人潮起伏!
“陛下圣明!!”
“万岁!万岁!万万岁!!!”
“多谢陛下,不负英雄,不负山河!陛下圣明!!”
“.......”
黑压压一大片的人海,好像是沸腾了起来,发出比山呼海啸还要大的声音。
每个人都手舞足蹈,双目通红,一边流着泪,一边嘶吼谢恩。
他们来此。
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等待今天这个结果啊!
现在,他们等到了!
看到百姓们欢呼雀跃的样子,二虎定定地站在午门之上,双手负后,双眼微眯,缓缓舒了一口气.......
就在此时。
(bfea)他看到远处的人潮,居然自动分出了一条道路来。
一匹健马在人【小说中转群一】分散出来的道路上疾驰而来,马背上,是一个背插红旗的红翎急使。
由于对方距离太远,二虎能看到红翎急使面色焦急地在说着什么,却听不清具体内容是什么。
与此同时,沿途的百姓脸上欢呼的表情也凝滞住了。
一个个目瞪口呆,甚至有人露出了绝望的表情,还有人脚下踉跄摔倒在地!!
随着红翎急使的前进,人【小说中转群一】不断分散开,人【小说中转群一】里的欢呼声也在变弱.......
二虎心中一沉。
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蹙起眉头,神色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绝对有大事发生了,而且还是极其严重的大事。
否则,以百姓对朱越的疯狂,怎么可能齐齐为他让出一条道来!?而且那些百姓的反应也太奇怪了,好像是听到了什么灭顶之灾一样!
及至对方来到午门之下。
二虎终于听清了他嘴里在说些什么,但,这却让他霎时之间就背脊发凉.......
“报——”
“北方急报!”
“蝗虫过境,遮天蔽日,数千里间,草木皆无,赤地如焚!或牛马毛、幡帜皆尽!”
“报——”
“北方急报!”
“蝗虫过境.......”
当听清楚这个消息的时候,二虎直接瞳孔骤缩,倒吸了一口冷气,背脊寒凉!
南北方的气候是不一样的。
这个时候,南方刚刚收完粮食,处在农闲时期。
而北部地区的作物,则会成熟的晚一些,现在正该是收获,或者即将收获的时候。
现在出现蝗灾!?
岂非要粮食短缺,饿殍遍地!?
跟随朱元璋之前,二虎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出身,饥饿是什么样的滋味儿,他太明白了!
本来就算没有蝗灾,地里长出来的粮食都不怎么够,甚至依旧有饿死的人。
现在爆发蝗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