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科举结束,收网!勋贵一党慌了!(1 / 2)
('书第2章 科举结束,收网!勋贵一党慌了!
当朱元璋、朱越等人站定在贡院门口的时候。林
贡院门口的百姓立刻跪地行礼:“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过先生!谢先生仁爱天下!!”
“先生大恩!!”
“先生!!”
“俺替俺家娃儿谢过先生了!”
“.......”
对朱元璋的礼节,自然是处于规矩、必须。
可是对于朱越,他们便都是发自真心的感恩了。
众人双目发红含泪,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感谢声,目光也齐聚在了朱越身上。
在他们眼中。
先生,就是神明!
他们为何能站在这贡院门口?
为何有机会施展才华?
为何有机会报效国家?
这一切。
都是眼前这人带给他们的!
是先生带给他们的!
如今贡院门口聚集的百姓,都想要通过科举,或是报效国家,或是鱼跃龙门,或是光宗耀祖.......
但从前,他们因为一个同样的名字,没有任何门路:贱民。
恩科考试,大明建国以来,只在洪武三年召开过一次。
在那之后,便再未举行过任何恩科了。
朝堂官位,全部都由勋贵、权臣的亲属、门生等担任,形成错综复杂的势力勾结网.......
寻常百姓想要进入朝堂,可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也就是说,把寒门百姓的路给绝了!
参加恩科,改变身份,对于百姓来说,变成了一个奢望.......
而现在。
恩科重新召开!
寒门,也能出贵子了!
不仅如此,只要自认有一技之长,就连不识字的人都能参加科考,有机会在皇家学院学习,甚至可能被朝廷任命为官员!
试问,百姓怎么可能不激动?怎么可能不心怀感恩?
在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感恩之声过后,百姓才逐渐安静了下来,但他们依旧全部都目光虔诚地看着朱越,许多人更是眼睛发红,泪流满面.......
看到这场景,朱元璋自是打心眼儿里高兴的。
百姓现在拥戴感恩的,是他们的后世之君!是他朱元璋的嫡长子!
顿了顿。
朱元璋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
百姓知道朱元璋要说点什么了,当然自觉地安静了下来。
“曾经,百姓深受饥荒之苦,潦倒困顿,饿殍遍地.......是先生,培育出了高产粮食,给天下万民带来了温饱!”
“也正是因此,咱才有余力重开科举!”
“不仅如此,这些日子,先生更是日夜不辍,殚精竭虑地制定科举改革、官僚改革方案,亲自拟题出卷,劳累辛苦,大家这才有机会参加科考。”
“此乃天下万民之幸,也是咱朱元璋的三生有幸!”
“咱,在此拜谢先生!”
说罢,朱元璋竟然在天下万民的面前,举起双手,拱手躬身朝着朱越,行了一礼!
看到眼前这番情形,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自古以来。
天子,九五之尊,万人之上!
从来只有被人给他行拜礼的份儿,哪里会有天子给他人行拜礼的道理!?
无论是百姓,还是朝臣。
瞬间就全部呆愣住了。
就连朱越心志坚定,都被朱元璋给吓了一跳,赶忙也伸出双手,拱手回礼:“陛下言重了!为陛下尽忠,微臣不敢不尽心!”
我淦!这朱元璋怎么越来越偏离历史印象了!
他可是一个连结拜兄弟都会猜忌的人,居然在万民面前对我低头行礼!
你敢拜,我特么不敢受啊!
能不能清醒一点?
还能不能当个正常点的皇帝了?
你这让我有点慌啊!
朱越表面谦恭,内心却是疯狂吐槽了起来。
“父皇这一拜,是代替天下万民对先生表示感谢的意思,先生当受,不必在意。”一旁的朱标立刻上前劝慰道。
别人看不懂朱元璋的操作,朱标自然是看懂了。
他明白。
他的父皇,这是在给皇兄铺路呢!
朱元璋不是不高傲,不是不要面子,更不是为了感谢朱越的功绩什么的。
而是为了朱越,放下面子、放下身段,让天下民心全部巩固在朱越的身上!所以他下拜之前,还特意强调了一遍朱越的功劳。
“陛下圣明!”
“多谢陛下!多谢先生!”
还不待朱越说点什么,百姓便先开口谢恩起来。
朱元璋倒是没想到,自己此举竟然还得到了百姓的好评.......可见,他的越儿有多被万民爱戴!他的心里自然是开心的。
至于旁边的淮西勋贵、权臣一党。
都是一副不以为意的状态,一些不擅长掩藏情绪的人甚至还暗搓搓地翻起了白眼。
嘚瑟什么!?
明天就让你体会体会。
什么叫,君恩如流∞,今日有,明日无!
唐胜宗等人撇着嘴在心中暗骂道。
不过,朱元璋等人当然都不会在意这些,唐胜宗他们这【小说中转群一】螳螂以为(bfcd)在捕蝉,可是朱越早已站在了他们的身后,随时准备收网。
“好了好了!”朱元璋伸出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百姓安静。
紧接着,他便微微侧身,伸出左手,朝向旁边那面大铜锣的方向,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吉时已到,请先生敲锣。”
这种出风头的事情,朱元璋当然要让给自家宝贝儿子。
他已经年老,更是知道,自己的越儿,比自己都要更优秀百倍,反正是自家儿子,他又何必争这番意气?他现在一心想要的,就是给越儿铺路罢了。
朱越迟疑了一下,也不再浪费时间推辞了:“遵命!陛下!”
紧接着,朱越跨前几步,来到铜锣面前,拿起旁边的锣锤往下敲击了下去:“咣——”
随着铜锣声响。
聚集在贡院面前的百姓全都激动了起来。
这代表着。
科举,开始了!
紧接着,形形色色的考生,逐一核对身份,进入贡院考场之中.......
然而。
即便考生都十分心急。
可他们却都是先在朱越面前磕一个头,之后才肯进入贡院之内,各自寻找自己的考场。
朱越本想让百姓不必如此。
不过他也想了想。
这是大明这个封建社会的礼仪,如果他刻意要扭转过来,反倒是会让这些庄民们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心里的情绪了。
因此,他便接受了百姓们这个表达感谢的方式,并点头致意,以作回应。
当所有考生都进入考场之后。
朱越作为主考官,先后朝朱元璋、朝臣,拱手一礼表示告辞。
而后便缓缓走进了贡院。
朱标则是跟随其后。
随即,贡院的大门便被关上了,周围由御林军重兵把守,三天之后,完成考核,同时批阅完考卷,这贡院的门才会重新开启.......
科举考试的流程一向如此。
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性,无论是主考官还是考生,都是不允许进出的。
看着朱越和朱标二人的背影消失在门缝之中,朱元璋嘴角噙起一丝笑意,心中更是老怀大慰。
最后凝视了贡院紧闭的大门片刻。
朱元璋便甩了甩袖袍,转身离开:“走吧。”
至于淮西勋贵一党,此时依旧不知道,这个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心中还在为自己那一箭四雕的计谋暗暗欣喜。
随着朱元璋转身,他们也都对着大门的方向嗤笑了一下,跟随离去.......
.......
三天的时间,匆匆逝去。
这几天,朝堂之上风平浪静,除了处理其他日常事务之外,他们都在等待着。
朱元璋在期待着。
淮西勋贵也同样在期待着。
只不过,朱元璋是期待此次科举的成果,而淮西勋贵则在等着看朱越身败名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