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那年匆匆别故乡(2 / 2)

加入书签

但激动还是有的。晚上,我和华晴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入睡,一直闲聊。天南地北,青春年少,无所不谈。我们也谈到了自已未来的打算,可未来离我还太遥远。

都说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可这个梦离我们太遥远。最后,我们带着我们的梦不知不觉入睡。

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中午。我们吃了午饭,就去租房子。附近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实惠的早已经被别人租了。太小,两个人住不下两室一厅太贵。

转来转去,来到一家小卖部,问了老板娘。经老板娘介绍,我们联系到一个房东,长宁本地人。可喜的是,房子就在小卖部隔壁,一栋六层楼的楼房,离纸品厂只有三百米。离姐姐和老乡们近,大家可以相互关照一下。

楼房外有一道铁门,由一个房管看护,是房东的姑爷。我们租的是一个大单间,在三楼,500块钱一个月,我和姐姐平摊。我的房租先由我姐垫付,等我上班发了工资再还她。

拿到了钥匙,我们就忙着买床、买被子以及生活日用品。把床铺好了,在墙上贴了几幅美女画,增加一点美感。很多时侯,房间美感强,能够缓解内心的压力和浮躁。

房间里有灶台,有卫生间,有水龙头。因为有灶台,所以我姐又到隔壁小卖部买了电饭煲和电炒灶具,然后到附近的小菜场买了菜自已让晚饭。

姐姐炒了一大桌子菜。我诧异地说:“多丰盛呀!姐,为什么你炒这么多菜呀?”

姐姐说:“请几个人吃饭,有一个常德老乡,两个河南阿姨,一个河南妹子。都是工友。”姐姐说完,就给那些人打了电话。

十几分钟过后,他们都来了。大家相互介绍后就坐下来吃饭喝啤酒。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们老乡相见,虽然没有两眼泪汪汪,但情深意长,开怀畅饮。

常德老乡姓周,40多岁,有一个儿子,18岁了。我们都叫他老周。老周说:“外面打工不容易,常常要受气。早上天刚亮就得起床,洗洗刷刷后,马上就得到食堂去吃早餐。厂里的饭菜缺油,清汤寡淡,洗碗都不用洗洁精。”

我不在乎地说:“既来之则安之。不管有多难,我都会坚持到底。反正,出来了,跟你们也一样,总想闯一闯。”

当时,我是法律专业进修毕业的。2004年在老家乡镇让了几年人民调解员,专门调解民间纠纷,工资由乡财政负担。因为生活所迫,所以我主动辞职,跟着姐姐来到广东城市寻找梦想。生活充记无奈。

老周告诉我,还有几天他儿子也来了。他儿子也在纸品厂上班,在机房操作印花机。

饭局结束,他们都去了厂里。姐姐也去了厂里。临走之前,姐姐再三交待华晴晚上不要乱跑。

姐姐去了厂里,房间里只剩下我和华晴。华晴靠在床头上,痴迷于手机上的游戏。我不喜欢打游戏,但我喜欢文学,喜欢看书,喜欢写作。

在纸品厂附近有一个小书店,主要经营杂志报纸。坐在床上没事干,我就去书店买书看。我不能让时间白流。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作家。

来到书店,我左看右挑,选了两本杂志。一本是《江门文艺》,一本是《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是一本专门发表打工故事的纯文学半月刊。其特色就是面向所有的作者,不慕名家,只要你会写,文章就有发表的机会。但是,其中写得优秀的作品也不少。

很多人看书的目的是为了消磨无聊的时光,而我看书是为了写作,为了梦想。有梦想总比没有梦想好。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