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话 诸葛亮中国最完美的政治典范(181年234年)(1 / 2)

加入书签

<p style="font-size:16px">诸葛亮,自三国演义流传到至今,可以说是奠定最完美形象的三国人物。

甚至已经有妖魔化的现象,不论、漫画、电玩,诸葛亮总是以最强的智者形象出现,自古悲剧的英雄人物,总是会让广大的人民感到同情,并且同情,诸葛亮的一生,就是如此悲壮,他不选曹C或者孙权,而是选当时一无所有,

甚至连栖身之地,都是刘表同情借他的,总是给人一种「明知无可为而为」的伟大JiNg神。

当然现在的历史学家,也有持b较客观和反面的思考,b方曹C、孙权人才太多,诸葛亮投靠两家,不可能会受到重用,所以才会选刘备的论点,但不论如何,综观中国千古历史,实在很难找到像诸葛亮如此完美的人物。

诸葛亮除了武力偏低,举凡智者该有的能力,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可说样样JiNg通,尤其当三国演义出版之後,诸葛亮已经变成神人的名词了,但是熟读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诸葛亮辅佐的刘备集团,到最後并没有得到天下,就连诸葛亮数度北伐,也一样惨遭失败,神人两字是不是太抬举诸葛亮了,关於这一点,老罗前辈用一种「天意」来做解释,於是诸葛亮的失败,变成一种无可挽救的宿命,这论点非常bAng,因为这世界有谁能抗天,就算你能抗天,最终不免一Si,於是诸葛亮跳脱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公式,这一点翻遍所有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实在非常罕见!

然而活在破除神话,科学时代的我们,还是要做b较客观的分析和研究。

诸葛亮真的是一个出sE的兵法家吗?这一直是历史学家非常伤脑筋的一点,从正史留下来的证据来看,从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後到诸葛亮完全掌权的时期,可以看出刘备其实一直把诸葛亮当作内政的角sE来用,不管是平定四川蜀地,或者征伐东吴,都可以看出诸葛亮其实都居在第二线的位置,真正跟随刘备身边的军师其实是庞统、法正、马良之类的,

就连刘备要Si之前,都要提醒诸葛亮身边的马谡,夸大其实,中看不中用,事实证明,虽然刘备常常打败仗,但是看人的眼光非常JiNg准,诸葛亮一次北伐,就输在马谡了。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用兵如神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所以观看正史,不免会让人感觉误差满大的,不过在正史要说到诸葛亮最漂亮的一战,大概就是征南蛮,攻心为上,收复孟获了,这一战打的很漂亮,在三国之中就诸葛亮在对抗蛮族的收获和效果是最好的,吴和魏都是采用武力威吓,所以每隔几年都会发生蛮族作乱,只有诸葛亮在收服蛮族之後,直到Si去,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动乱。

其实蜀汉一直都是兵力、人才最缺少的地方,尤其在失去荆州之後,又加上刘备兵败东吴的损失,诸葛亮执政期间,

不要说北伐,不被攻打就要偷笑了,所以诸葛亮的北伐,在历史学家的评论,一直都是正反两派争论的重点,要是诸葛亮不北伐,或许蜀汉能存在更久,或者要是不北伐,以战b合,反而更凶险,不管那派谁对谁错,至少在正史诸葛亮执政期间,虽然北伐都已失败为收场,但是很神奇的,蜀汉没有多大的损失,甚至达到以战b合的神奇效果,直到後来姜维想要继承诸葛亮的意志,但却因为其能力加上不被刘禅後主信任,逐渐边缘化,最终导致蜀汉的灭亡,这些都是後话不提了。

其实要看出一个人的本事,要从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一同分析b较公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