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够用就好(2 / 2)

加入书签

刘焱皱了皱眉头,问道:

我看这几个月的财务报表,智航公司出售无人机和智能家电,也赚了几亿利润,用来给飞控芯片做流片应该足够用了

你们干嘛不用14n工艺流片生产?我记得zx国际也掌握了14n芯片生产工艺,咱们的飞控芯片如果用14n工艺生产,性能可以提的更高,功耗可以更低,芯片面积可以压缩的更小,不比现在的芯片好多了。

黄振国摇摇头,说道:

zx国际的14n线,流片一次需要5000万人民币费用,如果不能一次成功,不断来回修改,投入就是个无底洞。

而28n线,流片一次只要500万元,如果流片不成功,可以不断修改尝试个几十次,总能吸收经验教训,设计出合格的芯片来。

而且zx国际的14n线,正产能全开,帮着hw生产手机芯片,根本没时间给咱们做芯片流片。

况且zx国际14n芯片生产线只有一条,产能有限。现在都用来生产hw的手机芯片了,根本就没有空闲给咱们做流片。

而且咱们的飞控芯片主要用在四轴无人机上,对功耗和体积的要求没有手机芯片那么严格,使用28n和14n工艺生产差距不会太大。

无人机的耗电大头,主要集中在四个无刷电机上,飞控芯片多消耗的那点电能,连九牛之一毛都算不上。

刘焱点点头,算是勉强接受了他的说法,继续追问道:

流片成功,拿到芯片之后,你们也测试了十几天时间了,结果如何,原本使用在gt芯片上的飞控程序,能完美移植到这枚全新的飞控芯片上吗?

黄振国苦笑着摇摇头,说道:

gt基于ar设计的x龙芯片和咱们基于riscv设计的飞控芯片,虽然都是精简指令集芯片,但基础架构完全不同,外部接口也不一样。

原本使用在x龙芯片的飞控程序,想要移植到新飞控芯片上去,很多代码都需要修改。

飞控芯片流片成功,拿到样品之后,芯片研发部和无人机研发部,就开始携手合作,共同移植修改飞控程序。

到现在十几天过去,程序主体已经移植成功,剩下的还要修改一下传感器参数,优化一下程序运行逻辑。

按照现在的进度推算,再有个一周时间,飞控程序的移植就能完成。下一步就是装机测试,如果测试情况良好,咱们的智航无人机就可以推出第四代产品了。

说着,黄振国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焊接了最新飞控芯片的电路板,递给刘焱,继续说道:

这是我们使用新的飞控芯片,重新设计的无人机主控板,和智航20智航30两代无人机的主控板大小形状螺丝孔位完全一样,重量也相差不大,可以完美替换。

新主控板功耗更小,内存更大,可以兼容的传感器型号更多,对操控指令的反应更快。

咱们的无人机更换主控板之后,在操控性稳定性摄像能力避障能力续航时间等方面都能有所提高,生产成本却有所降低,能进一步增强智航无人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