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黜昏启圣,腹心之臣!(2 / 2)

加入书签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以这司马懿心黑心狠的程度,崔林觉得,自己若是不表态的话,说不定可能被潜藏在城中的间军司密探刺杀了。

这种事情,也不是发生不了的。

闻言,司马懿当即拉住崔林的手,说道“知心莫过崔君,仲达谢过了。”

崔林还能说什么?

只得是笑着应对了。

曹休被围之地。

土丘之下,汉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与之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数百名魏军士兵的疲惫与绝望。

他们围坐在干涸的土地上,眼神空洞,面容憔悴,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生存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

曹休此刻也显得狼狈不堪。

他的铠甲上沾满了尘土,原本光鲜的战袍如今皱巴巴地贴在身上,汗水与泥土混杂,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气味。

他的脸庞,被烈日晒得黝黑,嘴角干裂,皮肤紧绷,仿佛每一寸都在诉说着缺水的痛苦。

眼神中,昔日的光芒已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与无奈。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仅士兵们撑不住,他自己也将命丧于此。

“大将军,寿春的援军又被击溃了。”

副将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他的眼神中既有愤怒,也有绝望,那是一种对现状无力改变的深深悲哀。

“我看那些援军,分明就是百姓充当的,那司马懿要害大将军的性命啊!”

曹休闻言,只是苦笑。

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司马懿的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利用他,巩固自己的权柄。

他缓缓地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容“我为鱼肉,他为刀俎,为之奈何?”

他长叹一声,目光扫过那些跟随他多年的士兵们,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生的渴望,也有对死的恐惧。

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感,既有对士兵们的怜悯,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让弟兄们下山投降罢,你也可以去投降。”

副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被坚决所取代。

“那大将军呢?”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然,他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曹休苦笑,他的目光穿过层层包围的汉军,似乎穿透了时空,看到了远方的家乡,看到了那些等待他归来的亲人。

“我不能投降,唯有死在此处了。”

他的语气平静而坚定,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作为曹家将领,他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即便是以生命为代价。

说着,他缓缓地站起身,尽管身体因缺水而摇摇欲坠,但他的背影却显得格外高大。

他环视四周,用尽全身的力气,高声喊道“兄弟们,是我曹休对不起你们,让你们跟着我受此苦难。投降吧,活下去,为了你们的家人,为了你们自己!”

士兵们闻言,纷纷泪目。

有的人哭喊着大将军的名字,有的人默默地低下了头,但更多的人,是在这一刻,坚定了活下去的决心。

曹休看着士兵们一个个走下土丘,向汉军投降,他的心中既有释然,也有不舍。

自己的决定意味着什么,他心中自然清楚,但他无怨无悔。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任由烈日炙烤着他的身体,他的心中却异常平静。

在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策马扬鞭、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那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梦想。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停留。

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模糊,只见锵的一声,长剑在夕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但很快,这光芒便被鲜血遮蔽。

曹休自刎当场,寿春虽然未被汉军攻下,但曹休的死,无疑是在战场上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振奋汉军士气,削弱魏军士气!

刘禅坐在龙帐之中,窗外的阳光斜斜地洒在他的案头,却似乎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他刚刚得知,司马懿竟然三次派遣援军,且每次都以无辜的寿春百姓作为炮灰,这一消息让他怒不可遏。

他猛地一拍桌案,怒斥道“司马懿,此人狡诈心黑,竟以上万寿春百姓的性命来换取他的仕途和地位稳固!真是丧心病狂!”

他的脸上满是愤怒与痛心,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战争伦理的践踏。

他刘禅虽非英勇善战之君,但却始终秉持着人道与仁政的理念,司马懿的做法无疑触动了他心中的底线。

正当此时,一名背着令旗的传令兵匆匆而至,他跪倒在刘禅面前,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陛下,曹休在土丘上自刎了,其余魏军尽皆投降。”

刘禅闻言,神色一凝,随即长叹一口气。

他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

他轻声说道“曹家人中,倒是血气方刚。曹休,乃忠义之士也。”

他转过身,对着身旁的费祎说道“费祎,你即刻去安排,将曹休厚葬。我们要让汉军的将军们都知道,即使是敌人,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忠义精神。”

费祎闻言,神色肃然,他深深地看了刘禅一眼,随即领命而去。

通过厚葬曹休,能够让汉军的将军们明白,忠义之士,无论敌我,都值得尊重和敬仰。

十日的时光,如同流水般悄然逝去,而洛阳城中,却因曹休身死、八公山营寨危在旦夕的消息而风起云涌。

监国太子曹叡,正坐在书房内,手执一卷兵法,正欲深研,却忽听侍从匆匆来报,闻知曹休身死,他手中的兵法瞬间滑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的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接着,悲伤如潮水般涌来,脸上甚至流出了两行泪水。

他低声喃喃“四伯居然如此憋屈而死,可悲可叹。”

曹叡与曹休虽然关系并不密切,但血脉相连,此刻听闻噩耗,心中悲痛难抑。

然而,悲伤过后,他的脸上迅速换上了愤怒之色。

他猛地站起身,直视尚书令陈群,质问道“可是司马懿故意害死征东大将军的?”

陈群见状,连忙解释道“绝对不是,崔林已经上书,将其中细节讲明白了。汉军是以征东大将军为诱饵,要让我军前去送死。仲达不是没救,他派兵去救了,但是伤亡太大,不得不停止。”

然而,吴质却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道“我看司马懿是用征东大将军的性命,来巩固自己在军中的权威。”

显然,吴质对于司马懿的动机充满了怀疑。

陈群与司马懿关系莫逆,闻言当即驳斥道“司马懿已上书告罪,准备辞去大将军之职。若是他走了,寿春恐怕无人能守,必被汉军所克。”

陈群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

曹叡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情绪。

他早已不是之前的他了,治国之后,他的城府也变深了不少。

此时此刻,他不能被情绪所左右,必须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事情的真相,总是会水落石出的。

他当即说道“司马懿御敌有功,赐千金,其子司马师封为长平侯。曹休是被汉军杀的,此事到此为止!”

陈群闻言,面露大喜之色,连忙躬身谢恩。

而吴质则是面色阴翳,但到后面,他脸上反而露出笑容。

世间万物,有得便有失。

司马懿,你能得到陛下的宠信,那么

陛下龙驭上宾之后,太子的宠信,你能得到吗?

腹心之臣

或许过不久,你便不再是了。

inf。inf', 'f')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