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别发了,购物车快装不下了(1 / 2)

加入书签

('釜山国际电影节开幕当天,林一诚到处转了转。

毕竟,两辈子加起来,他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电影节。

一些好奇心还是难免的。

顺便,也是看看外国的片子有没有什么可供参考学习的亮点。

带着这种心思,开始的时候,林一诚每部电影都会仔细看一会儿。

只是,看了几部之后,林一诚的耐心越来越少了。

接下来的片子,都是看了一两分钟后,扭头就走。

就这么一圈转下来,林一诚心里着实大失所望。

就这?

很多片子,看着挺花里胡哨的,其实很云里雾绕的。

故作高深,刻意卖弄……

就一个很简单的镜头,反反复复的,来回在那里拍……

再加上没字幕没翻译,根本看不懂电影到底讲了什么,导演又在表达什么。

不光是林一诚失望。

棒子的观众,对那些影片也不买张。

那些片子放映的时候,基本都是门可罗雀的状态。

少部分还能吸引几个电影发烧友,更多的则是无人问津。

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电影”的现状。

电影本来就是通俗的,大众的。

当你选择走上“艺术”这条“阳春白雪”的道路时,就别怪“下里巴人”不理解不买账了。

并不是说因为你很“艺术”,观众就会向你致敬。

对不上观众的脑电波,照样没用。

——

釜山国际电影节为期一周时间。

除了开幕当天林一诚去了一趟后,接下来他就呆在酒店里,不出去了,躲个清闲。

白天写他下部电影的剧本。

晚上在床上和高媛媛对剧本。

也挺惬意挺快活的。

外界,《夺宝联盟》则在继续收割着票房。

截止到10月6日。

《夺宝联盟》在国内的票房,已经顺利突破了11亿。

林一诚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道贺恭喜的,马屁奉承的……

实在太多了。

老韩叔甚至还问,要不要“努努力”,把票房数字再往上提一提。

争取打破《阿凡达》的纪录。

老韩叔所谓的“努努力”,林一诚太清楚到底是怎么个“努力”法了。

中影的惯用手段呗。

林一诚让老韩叔赶紧打消这个想法。

挂了电话后,林一诚捏了捏眉心。

头疼。

这都第几次了?

老韩叔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座山雕”当习惯了,老想着走一些捷径,从而一步登天。

太急功近利了。

《夺宝联盟》能有现在的成绩,林一诚已经很满足了。

真没必要画蛇添足。

再者说了,《阿凡达》的国内票房,也不过是13亿,真不是难以逾越的大山。

《夺宝联盟》跨不过去,下部电影还有机会。

在国内,《夺宝联盟》尚有余力。

在东亚其它国家,却是进入放映尾期了。

用不了几天,就会逐渐下映。

棒子这里则是会延后。

等电影节结束,还会在棒子的院线里再呆几天。

毕竟电影妥妥的能拿奖,当然得把奖项的影响力彻底利用上。

目前,《夺宝联盟》在棒子已经累计动员了900多万的观影人次。

顺利打破了棒子今年的所有纪录。

林一诚和黄春荣的目标,都是让《夺宝联盟》的观影人次突破千万。

原时空,打破这一纪录的电影是《孤胆特工》,就是又名《大叔》的那部。

当时,该电影的观影人次超过了600万。

不过这次,《孤单特工》的运气就不算太好了。

它是8月4日在棒子上映的。

只比《夺宝联盟》提前了21天。

放映尾期的时候,难免受到了《夺宝联盟》的冲击。

最后只拿了550万观影人次的成绩。

用原本是棒子的电影,打破棒子的纪录,并阻止另一部棒子电影破纪录。

这个逻辑链,林一诚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

10月15日。

釜山国际电影节最后一天。

既是颁奖,也是闭幕式。

时间快开始的时候,林一诚在黄春荣的陪同下,在台下的第一排落座。

棒子这里的等级确实森严。

坐在第一排的,个个都是顶级财阀。

第二排的,则是身价相对次一点儿的。

就SM公司的老总李秀满,也只配坐在第三排。

跟SM一起号称棒子“五大娱乐公司”的JYP、YG什么的,都是一样在第三排。

可以说,前三排的人,才是棒子娱乐圈的真正主宰者,一言可决一个明星的前途甚至生死。

从第四排开始,才是那些导演、制片人之类的。

至于明星?

不好意思。

除非是好莱坞超级巨星那种级别的,不然的话,一律坐在第六排往后。

在娱乐至死的棒子,所谓明星,就是这么没地位。

在黄春荣的介绍下,林一诚跟同在第一排的几个棒子财阀认识了一下,算是混了个脸熟。

这些人,表面身份跟娱乐圈没什么关系。

可棒子的那些影视公司、娱乐公司和经纪公司,都是他们在幕后控股的。

只是他们的名字嘛,林一诚是真没记住。

这个金那个朴的,听着脑瓜子疼。

这些人对林一诚,别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面子上还是很客气的。

他们客气的当然不是林一诚导演和明星的身份。

而是林一诚的财富。

——

在林一诚和黄春荣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中,颁奖典礼开始了。

先颁发的,是新浪潮单元大奖。

今年的釜山国际电影节,特意添加了一个展映单元——隆重介绍新浪潮。

听听,多高大上。

许安华等人来棒子,就是参加的这个展映单元。

只可惜,他们巴巴的赶过来了,低三下气的舔了这个又舔那个。

奖项却是跟他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获奖的两部电影分别是《巫山日记》和《荒凉的夜》。

嗯,这两部都是棒子电影。

许安华他们的电影既然没拿到奖,那后续的版权费用也就不用奢望了。

没有奖项加持的“文艺电影”,版权根本不值钱。

你都没有奖项的认可,怎么能证明你有“艺术”含量呢?

紧接着,颁发的是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

获奖的仍旧是《巫山日记》。

棒子已经上来就拿两个奖了,也差不多了。

该雨露均沾,分下蛋糕了。

然后,获得未来景象单元大奖的是瑞典电影《纯洁》。

获得选材奖的是棒子的《破碎的夜》以及马来西亚和小日子合拍的《呼吸》。

获得研讨会大奖的是郭恒奇的那部《新堡》。

奖项跟奖项是不同的。

刚才这些奖项,别看名字起的花里胡哨的,可真没什么含金量可言。

说白了就是个安慰奖。

不能让人家大老远白跑一趟,总得有点儿表示,意思意思。

接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