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攻守同盟 深入交流(1 / 2)

加入书签

('不得不说,有传承的就是不一样。

道宫人宗一脉哪怕不是主修天地之桥法的,也依旧研究出了一十八种气的收集,并且还对于如何天人合一有着独到见解。

让陈诺获益匪浅。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这是两大步骤。”

“天地之桥法,当打通天地之桥开始收集气的时候就已经天人感应了,但真正的难点在于融合气时逆推天地之力的时候,实不相瞒。”

“我们道宫也曾让弟子修行过天地之桥法,可最后的结果,不是在打通天地之桥时意识错乱、头骨碎裂而死,就是在融合气的过程中无法坚守心神,天地之气,也是天地的一部分,其浩瀚强大岂是人力可以一直抗衡。”

“稍有顺应之意,就会被天地之气所同化,可若不顺应,在强烈的冲击与侵蚀之下,会痛苦非常,往往疯魔而亡。”

“到最后,我道宫三脉和中原佛门损失了数名异象境天骄后,终于选择了放弃,改修意境法。”

“相对而言,意境法没有那么大的危险性,哪怕无法突破天人,所领悟的意境也不至于有性命危险。”

说到这里,陈诺打断了一下。

“能详细说说意境法吗?”

“可。”

此时,这位人宗宗主真的有几分言无不尽知无不言的意思,特别坦诚。

“意境,并非是简单的心态,或者说,心态只是其中一个要求,更需要足够的精神力量,还有领悟意境的强弱、相性,若是太弱,引动的天地之力微乎其微,难以突破,若是意境更偏向个人,与天地相悖,也无法引动天地之力。”

“意境,分个人与天地?”

陈诺眼前一亮,这点显然与他在南荒所得的猜想有着差别。

“没错。”

“我道宫改修意境法后,在意境法上已有不小收获,不同的意境,对天地之力有着不同的影响。”

“这么多年,我宫也总结出了几种可以人为培养的意境,但相比于自然领悟的那种意境,还是弱了些,并且容易被破,最后的结局就是意境全无。”

“曾经我道宫有过一位天生情种的天才弟子,悟的就是极于情的纯爱意境,对爱人用情至深,精神力量也通过门内秘术修炼到极高地步,两者相合,已然达到了能够引动天地之力的地步,这便是偏于人的意境。”

“可是,此意境所引天地之力微弱至极,根本难以使其盈贯全身,尤其是此意境还有副作用,当爱人逝去后,意境瞬间被破,短短数年间便心伤而死。”

陈诺在旁听着,总结出了几个意境法的特点。

相对于天地之桥法,确实相对安全了许多。

但同样有着风险。

而且意境的选择很困难,不是你想选就能选的,跟人的天性有关,当然,有些意境应该也与人生阅历有关。

悟出来什么就是什么。

并且,虽然很多意境不会要人命,只会断人道途,但也有一部分比较极端的意境一旦被破,很容易身死。

最后,意境关乎天地之力的引动大小。

除此之外,陈诺还想到了一个弊端……

“道友,这意境法,若是以某个意境引动天地之力盈贯全身,便是突破了吧?”

“我们推测是如此的。”

“那突破天人以后,还需要继续维持意境吗?还是说,意境一破,会从天人跌落?”

“……此事我们也想过。”

“但一切都以先突破天人为重,其他都可以先暂且略过。”

道正如此回答道。

陈诺明白了,他们也是没办法,指望先成就天人,再说其他。

不过,这就有了些隐患啊,相比之下,天地之桥法虽然更危险了些,但起码力量是实实在在握在手里的,不会有那些隐患,陈诺还是更喜欢天地之桥法。

对面,道正说完,平静的看着陈诺,等待他接下来的话语。

呼了口气。

陈诺看向道正,“道友如此坦诚,在下深感敬佩。”

“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

“在对付诡使这件事上,我与你是相同的,所以,此次通过清虚邀请道友你前来,就是想与道宫合作,互惠互利,起码,在对付诡使时如此。”

“不知道友意下如何?”

道正看着陈诺,没有先回答合作与否,而是问道,“道友可是有意于荆豫越三州?”

陈诺果断点头。

道正深深的看了一眼陈诺,“好,我道宫人宗一脉可以与你达成同盟,情报共享,互相支援。”

“希望司命组织,能够成为我人族东南铁壁。”

随后。

二人以真气为字,在空中写下盟约。

因为都是异象巅峰的强者,真气早已能够实质化,如今一番书写下来,一张洁白色的完全由真气构成的巾帛缓缓出现,上面写满了文字,末尾还写着两个名字。

这东西便是盟约的书面产物了,硬要说的话,其实还能当武器来使,威力非凡,砸死一个脏腑或者心意境完全没问题。

盟约缔结,两人都更亲近了一些。

此时。

地面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汇聚了过来。

道正微微抬手,“走?”

陈诺颔首。

……

金玉满堂楼。

二楼包间。

陈诺与道正相对而坐,言笑晏晏。

因为进行过简单交流以及已经同盟的原因,两人聊的话题都还算比较深入,并没有扯那些没营养的废话。

聊着聊着,二人就又不可避免的聊到了诡使头上。

“……你们有计划,实不相瞒,我也有计划,不过,我至今心中都没底,就是因为诡神,能跟我说说,你们的计划能对付得了诡神吗?”陈诺说道。

“……”

良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