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银壳(2 / 2)

加入书签

据他爹说当年同治帝打宫里头溜出来逛窑子的时候,在那花魁炕上吃的就是他们家的油饼,吃完了把那个大油手往花魁皮燕子一抹,连rh油都省了。

还说他们家以前固定的给佐领,参领送油饼,一送就是几百张,那些当官儿的和他们家的下人,不吃他们家的油饼都睡不着觉。

“别看只是卖油饼,但我们家祖上也是阔过的。当初我太太爷爷攒够了银子,就现杀一头牛。

杀牛不为吃肉,为的是扒皮脱骨之后趁着热乎往空牛皮里塞满银子,再用粗线密密麻麻缝紧了,堆在仓房里晾着。

等牛皮干透了之后,银子就全包在里头。那皮越干,银子包的就越紧......这是有说道的,叫‘银壳!’”

每当说起这些,李油饼他爹都是红光满面,仿佛梦回同治年间。

张沈飞找李油饼询问过“银壳”的真伪,李油饼说他爹是在放屁,想钱想疯了,让他甭搭理。

但不管祖上是不是曾经阔过,如今的“李记油饼”在菊儿胡同口只有很小的一个门脸儿。

门帘旁边的招子上四個大字“李记油饼”,门头上用毛笔歪歪扭扭的也写着这四个大字,但那字比狗爬也好不了多少。张沈飞知道那字是李油饼写的,李油饼是初小毕业,文化水平有限。

进去之后,拢共也才二十多平方大小,靠门口支着一个大油锅,锅里头是黑乎乎冒着热气的油,锅上面支着个架子,上头放着炸好的金黄酥脆的油饼。

甭管李油饼他爹是不是爱吹牛,但他做的油饼那是真好吃。外酥里嫩,嚼之声动十里,住这一片儿的街坊老爱来他们家吃。

“李记油饼”除了油饼还卖粥,什么豆粥,小米粥,八宝粥之类的。

菜只有小咸菜,冬天是大腌萝卜,夏天是芥菜疙瘩,虽然品种不全味道也马马虎虎,但贵在免费,买主们也就不挑剔。',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