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于海棠(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时代的人集体荣誉感相当的强,当得知他们厂子张沈飞的电影马上要参加百花电影节,立刻从胸口涌起一股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最后原本一场好好的露天电影放映现场变成了张沈飞的粉丝见面会。

听着众人围着张沈飞各种讨好,一旁的贾张氏见状,顿时心中燃起,满满的自豪感。

哼,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现在才看出来张沈飞的不同之处吗?

不像我,十几年前就已经看出对方不是池中物!!

想当年张沈飞给他出主意,让他来轧钢厂接东旭的班。

这样的主意简直闻所未闻,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所有人都觉得张沈飞出这样的主意疯了,只有他当时无条件的相信对方。

结果最后怎么样???事实证明,张沈飞的办法完全是正确的。

过了年他就在轧钢厂工作十年了,只要在工作五年以后,每个月就能领退休金,少说也能有个二十块钱。

这不比以前东旭活着的时候,承诺的每个月给他三块钱的养老金强吗?

最重要的是进入轧钢厂之后,他还寻找到了神人生的第二春,不但跟老秦成了一对,还生下了秦老二。

可以说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从张沈飞出主意开始的。

一想到这里,贾张氏就恨不得给张沈飞磕几个。

……

看完电影已经是深夜,搁在平时这个时候街上除了巡夜的,基本只剩下小猫两三只和那些个顽主在晃悠。

但今儿不同,现在的轧钢厂经过十年的发展,早已经不是张沈飞刚当宣传科干事时候那样的千人小厂,而成为了将近万人,冶金部直属的,在北方赫赫有名的轧钢业内巨鳄。

虽然今天来看电影的并不是所有工人,但哪怕十分之一的工人,加上家属也是很可怖的。

几千人离开轧钢厂蜂拥而出,朝着东直门内的四九城内城而去。他们笑着,闹着,议论着家长里短和工作上的烦恼。

身边的易中海和刘海中讨论着等年景好了,不用再买高价粮之后,就能存点钱给他们家易卫红置办个新的樟木大衣柜。

“,人这活一辈子为了什么?不就是活一个孩子吗?我媳妇儿一件衣服那是新三年,旧三年的,我就更不用说了,厂里发的工作服就够穿,压根儿不需要买衣服。

但我们家易卫红不一样啊,小丫头个头长得快,年年都得做新衣服。又马上要上小学了,我得给她多买衣服,弄个单独的衣柜不过分!!!”言语间,易中海是满满的显摆。

这年头虽然嚷嚷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但实际上重男轻女的可不少。

像易中海这样把闺女当眼珠子疼爱的可谓是寥寥,当然,这可能跟他和一大妈婚后三十多年才有所出有关。

人嘛,在漫长的等待中,目标是会慢慢变的更小,更卑微的。

给个小丫头片子买樟木大衣柜???刘海中心中很是不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