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新奖惩制度(2 / 2)

加入书签

大家现在都渴望将叶家军做大做强,而不是想着蝇头小利。

新的立功制度,在原有的立功制度上,进行迭代升级。

在以后,并不是在战场上获取敌人的首级,才能取得军功。

只要是对于叶家军,有着突出的贡献,就可以获得。而获取的方式,则是团队内部评选,由拥军团给出评审意见,最后由叶渡审核。

同时,以后也不仅仅是前线作战部队可以获取军功,只要是有异于常人的表现,就可以酌情评定功劳。

当然,评定功劳的很多原则是不可以抛弃的。

比如牺牲的掉的战士,受伤残疾的战士,重伤的战士,他们首先天然比寻常士兵的功劳要大,这是不用质疑的。

因为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战斗的胜利。

而可以评选的功劳等级,分为四种,分别是特等军功、甲等军功、乙等军功和普通军功。

一般团级作战单位,就有权评选普通战功。

至于甲等和乙等战功的评判条件则相对比较苛刻,尤其是甲等战功,必须有折冲府进行推举评判。

经过叶渡与手下武人们的研究商议之后,又走访了大量的士兵,最后在叶家军面前,颁布了新的军功制度。

新的军功制度下,分为团体军功和个人军功。

军功等级分为,特等,甲等,乙等,和普通军功,每一级别的军功,目前暂时按照二十亩,十亩,五亩,三亩土地进行赏赐。

新的军功制度,对于如何获取军功,有了明确的描述。

首先斩首只能作为评判军功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方向可以获取军功,比如说技术、战术的研发、后勤、文化教育等等方面,都可以获取。

比如说,某个士兵,研究出了新式的火铳,有很高的推广前景,就可以给予军功。

获取,有些战士,没有办法核算到底杀了杀了多少人,比如说炮兵,但只要在战场上表现优异,就应该获得奖励。

再比如说,一些敌后战线的士兵,他们本身就是情报工作者,或者执行刺杀任务,最后他们的战绩,也没有办法用人头来评判。

但是他们的牺牲,也应该有所奖励。

此外便是传统兵种,首先新的军功制度适用于他们,同时因为要去前线与敌人肉搏,牺牲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所以他们获取军功的难度,比一般的士兵要低一些。

军功的奖励,也不会在按照之前的样子,非要在战后举行。

不过,战斗的奖励,依然是最为丰富的。

叶渡不可能不重视军队,自古以来,不重视军队的组织,都死得老惨了。

当然,任何的制度,都是不完美的。

叶渡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功劳制度也有很大的漏洞和不足。

但是叶渡却认为,只要自己没有私心,就可以尽可能的让这项制度做到最起码的公平。

同时,有必要的话,自己还会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叶家军,尤其是战斗频发的河南道,士兵经过裁撤、牺牲,目前只能维持到四千人左右。

大家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单纯的,没有必要搞什么监督。

士兵的思想,经过夜校和拥军团的教育,也相对比较淳朴,大家的竞争关系,是建立在团结之上的。

目前还不存在,背后使用阴招的情况。

不过,未来是肯定要建立监督机构的,这一点叶渡是有心理准备的。

自古以来,每个王朝都在军中设有监察机构,只是有些是背地里的,有些是摆在明面上的。

但是这其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监督者权利过小,就会出现武人当他们是个屁的现象,权利过大,则有可能凌驾于原有的军队之上。

还存在一种双方同流合污的可能。

这些问题,每一个封建王朝都遇到过。

事实上,现在的大乾,朝廷对于监察体系的掌控,就出现了很大问题。

不是说,朝廷没有办法裁撤监督机构的负责人,而是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制度存在本身的种种麻烦。

用朝中大人们的话来说,派监军,监军很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利,影响军队的战斗。最后仗打输了,他们就会甩锅,是朝廷用人不利。

不派监军,就有可能胡作非为,甚至有可能黄袍加身。

有何建立一个行之有效,却又可以合理掌控,并且不影响军队战斗力的监察机构,是相当困难的。

叶渡知道,这是一个系统性,任重而到的工程。

同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叶渡也准备开始限制上次的土地数目。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士兵,尤其是军官,他手里掌握的土地增长的速度比较快,用不了多久,就会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太多的土地,也不是好事儿。他有了土地过多之后,就会成为军事地主,他天然的就会变得怕死。

所以叶渡准备给赏赐的土地,加一个上限。

比如说,一百亩土地。

超过一百亩,就不赏赐土地了。

可有些士兵,却是很厉害,总是能打破常规,获取战功。

叶渡思前想后,想到了两条道路。

第一条,是可造之材的,又立下了那么多军功,肯定是要升任军官,或者更高级的指挥官的。

这种情况下,他们属于更高级的股东,手中又掌握着权利。

他获得的赏赐,就比较多元化,房屋、金银、荣誉头衔,这些都可以。

第二条,并非可造之材的。若是他获取了一定军功之后,厌倦了军旅生活,可以允许他退役,很多人在土地和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不愿意继续在军中服役了。

他们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这种该放人家走的,就要放人家走。

不要小瞧小富即安的心理,这种人在军中大有人在。

同时,叶家军也有拥军团,对于那些满足于现状,懈怠训练,作战不积极的士兵,也会进行劝退。

但只要此人拥有战功,叶家军都会颁给他一个退伍勋章。

让他即便是脱离了军队,只要是在叶家军体系之中,将会获得更多的尊荣,他的子孙后代,也可以以此为荣。

若是人家想要继续服役,叶家军也不会亏待他们。但也不会给予他们更多获取军功的机会,而是将他们在最危险的前线退下来。

让他们担任教官,或者地方游击队、武装队的负责人亦或是军官。

这样尽可能保存一部分老兵的生命,同时让他们成为叶家军的造血骨髓,为叶家军源源不断地生产新鲜血液。

这些在一场场大战之中活下来的老兵,即便是没有上升空间,他们也是宝贵的财富。

不到万不得已,叶家军肯定是不会放弃他们的。

因为他们掌握着宝贵的战场经验,这些经验都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他们在非前线的休整状态下,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对自己进行一种积累、完善,提升自己。

这样军功的循环系统就打开了,会变得越来越强。

大乾王朝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大乾王朝立国之初,虽然比起突厥来说,实力还是相对比较弱小,但是大乾的军队,战斗力相当彪悍,可以起到一种震慑效果。

可是随着两代帝王的征伐,老兵越发的稀少,最后沦落到让契丹人直接欺负的地步,可以说是相当的唏嘘。',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