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攻势如潮!(1 / 2)

加入书签

('没有嘹亮的冲锋号,没有刺耳的吹哨声,在阵地后方炮兵阵地上空再次浓烟滚滚黑云蔽日的时候,新一团、野战4团、独立团三支前线部队各自的主力营近5000名战士,悄无声息的从战壕内一跃而起,以各连编制分成9个箭头,向着前方扑去。

各连冲在最前面的,是数百名排成散兵线,端着加兰德步枪、捷克式轻机枪以及MP38冲锋枪的突击部队;

走在中间的,是拉着82迫击炮、60迫击炮,搬着炮弹和勃朗宁重机枪的火力支援部队;

走在最后的,则是一边前进一边放线的通讯兵战士,以及手里端着野战电话和地图的炮兵引导员。

最前端的突击部队负责发现并清扫前方的零星敌人,控制关键防御点位;火力部队负责对前方突击部队的火力掩护,配合发起攻击,并挡住鬼子部队的短促反击;通讯兵和炮兵引导员则是随时联系后方炮兵阵地,引导火炮轰击。所有参与突击的战士们分工明确,快速向前推进。

此时的阵地前沿,一片静谧,沉寂无声,只能听到突击战士们“沙沙沙”的脚步声,以及野战电话线放线时滑轮滚动的声音。冲出战壕的战士们一边快速移动,一边抬眼望去,却见周边已经没有活着的鬼子了,反而满目都是被撕裂的鬼子残肢断臂、到处是被炸飞的鬼子枪支弹药,还有一些被黄磷引燃的焦黑尸体,散发着人油的臭味,整个画面如同地狱一般。

不过,战士们对这画面丝毫不觉得恐怖,反而感觉到难得的快意----鬼子侵我中华,杀害我们这么多的百姓同胞,无论死成什么样,只要是死鬼子,都是好看的……

…………

阵地前沿很是平静和安全,但等战士们继续深入到阵地前方一两公里后,就不得不谨慎起来----已经有零星的鬼子侦察部队出现在周边了,显然鬼子的阵地已经不远。

在二战之时,正常情况下,敌我交战双方阵地的间距一般都不会太远。比如僵持中的苏德东线战场,一般苏军和德军阵地距离在5公里左右;抗战战场上大部分会战时,国民政府部队与日军大部队的阵地距离为3公里左右。

而如果一方打算开展进攻作战,这个距离还会缩短。继续以东线为例,一般德军或苏军打算发起进攻时,会将突击部队集结在距离对方三公里左右位置,形成有效进攻阵型后,才正式发起突击;而抗战时,因为中国部队火炮太少,火力很弱,鬼子一般会集结在阵地一公里外发起突击,然后基本上一战而下。

战场之上,哪怕是火炮极为密集的欧洲战场,也不可能因为顾虑敌人的远程火炮,就将大部分部队放在十多公里的火炮射程之外,不然这仗就没法打了----大部分部队全副武装时步行时速不过4、5公里,如果将发起阵地放在大口径火炮射程外,那突击部队就需要步行两、三个小时才能抵达敌人前线。等赶到敌人阵地的时候,这些携带大量战斗负重的步兵部队就会因为过于疲惫而失去大部分战斗力。

同样,虽然知道独立支队炮火强大,但鬼子同样不会将前线部队撤离的太远,不然就没法主动发起攻击。因此,在决定夜间对独立支队发起穿插作战和夜战后,鬼子前线指挥部不仅没有命令35、36师团向后退却,反而又将新到位的41和13师团部队部署在距离前线4-7公里的区域内,并依托各个村庄、田垄、山沟等掩体休整。

正因为鬼子如此常规的兵力部署,因此当突击部队突击了近两公里后,已经接近了鬼子部队驻防区域的外围,并遭遇了鬼子的外围侦察警戒部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