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海瑞穷的没钱买棺材!(1 / 1)
('
此时正是1380年,洪武十三年。
而朱元璋制定的宝钞法是1374年,大明通行宝钞从1375年开始大量发行。
大概是终于模糊意识到了大量堪印宝钞的恐怖性。
白泽看向朱元璋。
“说起穷,那么大明的官员可以穷到什么地步呢?”
“明朝有个官员叫做海瑞,是个名留青史的清官,被人称做‘海青天’。”
“可以说是当时的第一号正直人!”
“一辈子辛辛苦苦干活,为民请命,只要是看不过眼的贪官他都敢参奏,还敢骂不作为的皇帝老子。
在民间声望极高,但是却得不到皇帝重用。
还是嘉靖帝死后,才从监狱里放出来。
海瑞家里穷的叮当响,每月就靠着那么点俸禄过日子,生活幸福指数只达到了‘活着’这个层次。
他最后官至正二品,可以说属于文官阶层里拿的俸禄算高的人了。
但是即便做到了正二品,海瑞依旧请不起仆人,做什么事情海瑞都得自己亲自上手,吃的也不好,主要是太穷,连肉都吃不起。
一个正二品的官员,到头来居然活成了‘营养不良’!”
听到这里,皇帝们都傻眼了。
一个正二品官员,连肉都吃不起???
这是什么天方夜谭。
那其他人还能活吗?
朱元璋是真没想到啊,正二品官,他大明的正二品官居然连肉都吃不起!
“海瑞死后,当时的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他的丧事,结果刚一到海瑞家,就痛哭出声。
只见海瑞家到处都是破布制成的帘子,连正经的器具都没有,居然用的是最廉价的竹器,家中的人穿的衣服打满了补丁。
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海瑞的家,再合适不过。
更让王用汲难以置信的是,海瑞居然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甚至连口棺材都买不起,遗体只用简陋的草席卷着!
来吊唁的众人眼睛通红,一个个的凑了些钱,帮海瑞把丧事给办了。
灵柩被运回了老家,一路上祭奠哭泣的人百里而不绝。”
“事实上,海瑞这样清贫到自虐的人,后世是很不提倡的,自己没照顾好,家人也没照顾好,全家凄凄惨惨,自己的敌人反而哈哈大笑。”
朱元璋现在的心情无法形容。
听着白泽的话,朱元璋身体冒了一层热汗。
如此清官,最后连置办一副棺材的钱都没有!
咱真是!
此人简直!
苍天!
朱元璋都不敢想象,以后的大明变成了什么样子,连正二品都穷成这样!
可想而知,朝廷官员贪腐成了什么样子。
像海瑞这样的人,朱元璋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唉,若是生在咱的时代,咱必然厚待此人!
朱元璋难得的红了脸,有些羞愧。
莫非都是因为自己的宝钞???
后世子孙,踏马的就没有少印一点吗?!
“这里有一个关于海瑞的奇怪的小故事。
民间流传,海瑞杀了自己才5岁的小女儿。
原因是,有个男仆给了5岁的小女娃一块糕饼,小孩儿贪吃,自然就接受了,其实主要是海瑞家太穷了,海瑞自己都营养不良,女儿平时吃什么可想而知。
海瑞责怪女儿,随便接受一个男仆人的吃食。
你如果能饿死,才是我的女儿!
于是小女儿吓得哇哇大哭,居然真的7天没吃东西,活活饿死了。”
“但是,这个故事太假了。
为什么?
海瑞可是一个鼓励寡妇再嫁的人啊!
他在应天当巡抚的时候,鼓励辖区内的寡妇重新嫁人成家,他还批判程朱理学,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就因为一块男仆送的糕饼就活活饿死自己的亲生女儿。
而这则故事来自于,明朝人姚士麟写的《见只编》和沈德符写的《万历野获编》,这两个都是小说。
小说里面的东西怎么能当做史实看呢?”
大明嘉靖年间
牢房里。
“砰砰砰!”
一连串击打声传来。
海瑞抬眼一看,居然是牢头在开牢房门。
“嗨!海青天,你现在可出名了。”
海瑞摸不着头脑。
他被关在监狱里,根本看不到外面的天。
牢房里倒是有窗户,但是那窗户太高,除非天赋异禀之人,否则飞不上去看不到蓝天白云,自然也看不到天幕。
不过海瑞听牢房里的狱卒闲聊过。
只是所说之事过于离奇,海瑞只把它当做怪谈来听,缓解被关押在牢房里的苦闷。
白泽继续。
“这样的清官,其实洪武皇帝在位时,也有。”
“他叫做罗复仁。”
【罗复仁家境贫寒,为人很老实,秉性耿直,能言敢谏。
不过皇帝并不放心他,朱元璋实在不相信有这么老实诚至的人。
一次朱元璋去找罗复仁,准备看看‘老实罗’的情况,没想到找了半天才找到罗复仁的家。
朱元璋实在没想到,这个在朝堂上直言敢谏的臣子竟然住在犄角旮瘩的破巷子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只见房屋门口站着一个灰头土脸的人。
灰色的烟尘让人连脸都看不清。
朱元璋以为这是给罗复仁家干活的民工。
“罗复仁住这儿吗?”
正一手提桶,一手拿刷子,正在装修房子的罗复仁转过头。
一见到是皇帝,罗复仁吓得慌忙跪拜,顺便伸手摸了一把自己的脸。
“陛下!我住这儿啊,我就是罗复仁啊!”
朱元璋这才看清那张爬满了灰尘的脸。
他四下打量,只见罗复仁衣衫褴褛,家里破烂,和乞丐也没什么区别了。
一时间哭笑不得,“你怎么住这样的地方?”
罗复仁苦笑。
“臣家里穷,只能住在这便宜的地方了。”
朱元璋看着‘老实罗’,真没想到他是真老实。
大手一挥,给罗复仁赐了一套大宅子。】
朱元璋有些恍惚。
一转眼‘老实罗’都去世9年了。
这事情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老实罗’老实了一辈子。
咱只是没想到,后世还有比他老实的。
【除了罗复仁,朱元璋在位时,还有个叫做‘吴琳’的吏部尚书为官也极为的清廉。】
【吴琳退休后自己插秧种地,然后被微服私访的皇帝看见了,朱元璋都没认出来正在插秧的老农是吴琳。】
白泽:“说回大明的俸禄。”
“除了钱钞疯狂贬值外,朱元璋后面的皇帝还没有给官员涨工资。”
“大明皇朝二百七十多年,工资一毛不涨!!!”
“但是社会却在发展,商品经济在发展,消费水平在提高,东西涨价了,工资却止步不前,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明朝年初,朱元璋在位时,俸禄够花,够官员正常花销,若是大手大脚吃喝嫖赌肯定就不够了。”
“到了二百年后,明朝灭亡前,一年40两白银,别说养家了,就连养活自己一个人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死活都不肯和贪官同流合污的海瑞会活的那么累,那么贫困。”
“而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明朝时期贪官多,实际上是因为明太祖打击贪官力度强,事情都暴露出来了,所以造成一种明朝贪官是历朝历代最多的现象。
事实上,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时,小农经济盛行的各个国家,他们的官员俸禄都很低,俄罗斯地广人稀解决官俸低的方法是发放土地,让官员成为地主。
而我们的可耕地面积少,所以朝廷其实是默认贪污的,或者说打击贪污力度历朝历代都有不同。
贪污腐败是一个常态化现象,一个人性问题。”
白泽看向教室里的学生,提问:“既然官俸低,那么可不可以高薪养廉?”
“答案是,不可以。”
“高薪养廉,只能用一时,等过了那个涨工资的劲头,人对金钱的追求又会提升一个层级。”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是人性问题,而人性问题是不可能根除的,谁能让一个人没有欲求?”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皇帝做过‘高薪养廉’的事情,比如清朝的养廉银制度。”
“雍正皇帝和洪武皇帝一样,都是一个极其勤勉的皇帝,恨不得种在奏折堆面前,一天24小时处理政务。”
“雍正之前,用的也是大明的官俸制度,雍正觉得给官员发的薪资太少了,这样下去贪污风气只会越来越严重,于是他给大家涨工资。”
“很朴实无华的想法。”
“怎么涨呢?”
“雍正简单粗暴,直接暴涨10倍—100倍!”
“假设你原来的年收入是7万,现在直接给你暴涨到一年70万!”
“这还是最低额度,还有更高比例。开不开心!”
喜欢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