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金简之书(2 / 2)

加入书签

但只要世家成型,这种人会彻底消失;又或者会彻底融合,成为世家的表皮,而其内里就是一片乌黑。

青春期版本的世家还算能对付,最让他感到无力的是那种破碎的世家,以师承关系为主、地域党派利益为纽带的各类东林党。

比如现在,诛王允三族,基本上就能肃清王氏的大部分影响力。

到了明清之际,想要达成这个效果,要么学朱元璋,要么学清初。

眼前可以将州郡县主官称之为政务官,他们征辟的官吏团队就是事务官。

政务官、事务官本就起源于国内,对古今大姓、豪强来说,当个七品县长才算踏上仕途。

所以黑熊不准备搞什么九品十八官阶,现在这种制度就很好,起码一个县令长获得本地人支持的情况下,是有底气与郡守、刺史对着干的。

县令长的人事权本就属于中枢,州郡别说任命,就连举荐、推举的资格都没有。

这套制度滋养出世家,就在于孝廉举荐带来的门生关系,以及公府征辟带来的故吏关系。

这两种人身从属关系,滋养出了世家。

《职田令》让钟繇敏感的触点也就在于这‘考核’,这是钟繇的一种本能。

黑熊用军功的方式,将那批追随他打仗的军吏提升到县令长的位置上……以崇尚军功,非军功不封侯的当下,拥有功勋的军吏转任县令长实属正常,没人能质疑。

军功不好获取,所以这不是正常的‘选拔入仕’渠道。

而现在这个职田令附带的考核,就有可能给州郡县以内的属吏们打开一个新的选拔、进身渠道。

孝廉、公府征辟,才是当下最正规的入仕渠道。

但你只要走这两个渠道,势必成为某人的门生、故吏,在舆论和道德上,从属于对方。

现在黑熊制定职田令,要拿这个做考核标准……顺着这个考核出来的官员,先天立场倾向于谁?

公府征辟之下,还有将军府、州府、郡府以及县府征辟,但都不如公府征辟;因为公府的东曹,是能直接向尚书台提名推举做官的,起步就是县长。

孝廉也是个大框架,最初有按时间定额举荐的孝、廉、茂才、明经等常科入仕渠道;还有特科,让郡国推举,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

这些都是要经历公府考核的,通过考核才算合格。

选才制度也就前几次还能有些用,等形成惯例后,地方上举荐的人,公府考核时碍于人情面子,也不会下死手,得过且过。

钟繇感到为难的就在于这里,黑熊敢开口子,那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就敢摇着尾巴冲上去!

哪怕考核标准是让这些官吏精心伺候农田,为了出人头地光耀门楣,这些官吏保准能吃这个苦!

正规入仕渠道被卡死,对很多基层官吏来说,卖身无门!

酷吏,非常的酷吏会因此而涌现、崛起!',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