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民心惧曹(2 / 2)
只是这些粮食代表他个人的态度,能让分管田庄的田吏高抬贵手。
对于这些二郡从叛大姓、豪强的家眷族人,各处田吏敢下死手折磨的没几个人。
正所谓物伤其类,关中士人与士人出身的官吏会本能的为这些奴隶提供一些小方便。
再是奴隶,这些人,哪怕女眷也掌握着各种经营、持家技能,平均来说,女眷文化水平比田吏高。
当杜畿来到田庄时,就见与张时有关联的五家奴隶正围在一起增修土屋茅草。
十几孩童也在帮忙递送茅草,只有三个幼童在草堆边上玩耍。
其中一个女童三岁模样,静静坐在石块上,安静模样惹的杜畿侧目多看了几眼。
这里的田吏已快步迎上来:“杜先生,今日来的不巧,我们百户已督兵赴战去了东边弘农。”
“这也无妨。”
杜畿也回礼,笑着说:“承蒙大司马洪福,今年杜陵夏秋丰收,想着照料友人家眷,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这……百户不在,小吏岂敢做主?”
田吏为难,他只是斗食小吏,又没有军功在身,出身只是因为他种地种的好,被推举成了田吏。
有劝农、改良种田技艺的职责,也兼职管理这处田庄的奴隶。
青壮都已抽走在别处集中干重体力工作,田庄的管理工作并不算劳累。
毕竟是奴隶,身份贬的太低了,这些士人、豪强出身的奴隶反而更加顺从,有工作积极性。
大司马对外战争胜利越多,这类士人贬斥的奴隶积极性越高。
田吏说着见杜畿收敛笑容,立刻又说:“大司马说过,百姓法无禁止皆可行,杜先生是民,幕府、郡县、百户所上面也没有禁止百姓赠粮给奴隶的公文,小吏看来这自然是可以的。”
“那就有劳足下代我向各家分粮,一袋分给故旧五家,一袋分给田庄余下各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