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人心动荡(2 / 2)

加入书签

曹操应和一声,又说:“这封捷报无头无尾,说明战事过程并不顺利。但周瑜遇伏,这说明什么?”

“明公是指周瑜左右有心向朝廷的?”

“再想。”

曹操转身脸上洋溢着笑容:“可笑周瑜、傅巽擅夺刘景升父子基业,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今周瑜遇伏便是明证,摆在他们面前的路越来越难走了。尤其是小儿所制的什么爵禄法,这会让荆州衣冠、豪强如何做想?”

曹真听着不言语,认真思索,缓缓点头。

曹操兴致高涨,看着眼前一池清泉,连声赞叹:“好!好,好啊!~”

随后甩动双袖,双臂摇摆姿态高昂张扬,大步流星走向车驾。

曹真见了,赶紧小步跟上。

襄阳城,原镇南将军幕府。

傅巽漫步游览,抬手扶在走廊立柱,缓缓仰头看春日挥之不去的雨云。

刘望跟在他身后,片刻之后,刘望忍不住又说:“崔州平去长史之位,蔡氏不自安,又曾与大司马结怨,如今周公瑾新败困守新野,黄氏猖獗,值此人心浮动之际,岂可轻信蔡氏?”

“可是若不能取信蔡氏,又如何能让南郡上下信服?”

傅巽在荆州待的久了,是真的不想大开杀戒。

尤其是和平从刘琦手里获取南郡的情况下,稍有风吹草动,就翻脸狠下杀手,这会对未来外交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

刘望又劝:“蔡氏纵然反目,又能奈明府何为?襄阳城坚池深,周边雄兵两万,纵然南郡尽反,明府据此城死守,待敌势回落,大司马援军又至时,自可从容肃清南郡。”

见傅巽不语,刘望忍不住低声再劝:“今纵然取信蔡氏,不过维持南郡之局面罢了,于幕府而言,此举何功之有?蔡氏为首,举郡而反,明府据襄阳力挽狂澜,幕府岂能无视?”

见刘望这个南阳人要把蔡氏、南郡大姓、士人往死里折腾,傅巽忍不住说:“若能彼此互信,上下和睦,岂不美哉?”

“明府,事到如今,幕府岂会放任南郡豪右乱法?”',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