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培训官员(1 / 1)

加入书签

('

李延峰以前对外人,话很少,只在亲人面前话多一些。现在做生意都历练出来了,不仅能说会道,察言观色,还能屈能伸。连叶明都说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峰子这小子这么会做生意,果然是和宁子一起长大的,鬼点子一堆一堆的。

“延峰说的对,家族兄弟本就该守望相助。”沈辙道。

沈家也是如此,他沈辙这一支世代为官,另一支从商,但是从商的旁支中有能个会读书的子弟,沈辙这支同样会不遗余力地扶持。

这就是家族的力量,从各方面为家族的繁衍生息贡献着。

李吉来报该用饭了,三人去了饭厅,叶明也忙完过来吃饭。一顿饭吃得李延宁感慨万千,这是时隔多年再次和老师还有大哥吃饭。

用完饭,有护卫队员来报收到了华孟灏的信件。李延宁立即打开看,之后开怀大笑:“孟灏又夺下一座城池了!”

沈辙道:“看来要不了多久你们就得回京述职了。”

“是啊。”也不知道这趟回去是福是祸。

饭后,叶明和李延峰又去忙碌生意的事情。南部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土壤肥沃,平原多,适合种植水稻,种桑养蚕。叶明和李延峰都在买地,开铺子,建作坊。

像他们俩这样的商人来了不少,消息灵通的早已经运着货物来做买卖占据市场了。

林启钺也跟着姐夫前来,林世军的管家也来了,第二天他们来拜见李延宁。

林管家看到如今年纪轻轻便官居太守的李延宁,再次惋惜当年老夫人和夫人的优柔寡断,否则现如今李太守就是林家的女婿。

想这些也没用了,林三小姐也已经嫁做人妇,丈夫比不得李延宁出息,倒也是青年才俊,夫妻感情和睦,否则林世军就是半夜也会后悔死了。

没过几日,朝廷的封赐终于下来了。李延宁被封为封疆大史,从一品总督大人,掌管两个州的文政、经济和军事等事务。

各部落和五个小国并入都定州,由邵泽义担任太守。邵泽义听名字便知道是邵泽忠的亲戚,他是邵泽忠的堂哥,原本是刑部的左侍郎。

而别克坦佴国的地盘大,单独成一个大州,更名为别克州,派了谢正来当太守。

沈辙认识谢正,说起来谢正还是沈辙当地方学政时选拔的学子。当时沈辙很欣赏此人,点了他为院试案首,他一个寒门出生的学子才能进府学入学。

此人考上进士后,也来拜见过沈辙,沈辙觉得此人耿直忠诚,是个可靠之人,但过刚则易断,告诫过他凡事三思而行。

但是他当时年轻,没听进去,或者听进去了还克制不住,在京州得罪了人被挤兑去北州的苦寒之地。但此子性格坚毅,硬是在北州做出了功绩,一路升上来,现在当上了太守。

随着朝廷新派遣的各任官员的到来,李延宁手底下能用的官员多了,但是官员一多,了解品行便没这么快了。

每一个来上任的官员都会先来跟李延宁这个总督大人报到。李延宁算是将每个人都认了一遍过去。

他们来了之后,李延宁没有让他们马上赴任,而是先留在都定城,留在李延宁身边,学习怎么管理这些外族地区。

第一个要做学的便是当地的语言,当官的得会听懂下面的人说什么,否则容易被当地的衙役蒙蔽。

第二个就是要学习和尊重当地百姓的文化,当官的得了解和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不利团结、对身体有害处的封建迷信思想必须教化,但对于当地百姓的信仰得尊重。

第三就是要学习使用各种表格和公文汇报方式,力求上报工作时行文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当然除了这些基础外,李延宁还给各地官员都下了任务。第一是统计造册,统计百姓人数、田地等,再依据每户人口分发土地,劝课农桑。这一点李延宁已经派人在做了,官员到任后要继续做下去,年底完成,要在年终工作中汇报。

第二个是统一规划城市建设,统一建造商铺,到时候给商人租赁和买卖。成立技术产权保护协会、商会和工会,保障商人和工人的利益。定期开展商品展销会,促进商业繁荣。

第三个任务是开办扫盲班和学堂,鼓励百姓学习官话,让百姓送孩子去学堂学习华语和算术。在教育上让下一代的孩子们打心底认同自己华朝人的身份。

除了这三个大方向还有一些小任务,比如修路、修建水车等等。李延宁将必须做的都汇总起来,每个官员到来后,先进行入职前培训,太守谈话,临行赴任前都得提交一份发展xx府或者xx县的计划书。

李延宁会不定期下去各地方突击检查,年末按完成的情况来总结政绩。为了让官员们更有动力,升迁更透明。李延宁制定了详细的政绩量化统计表。

将为官者的政绩分为本人思想方面、百姓评价和政绩方面。政绩方面分农业部分、商业税收、文化方面、城市建设方面、百姓教化方面等等多个维度。

年末时官员的工作汇报以具体数据说话,加上李延宁等上官的现场查看、询问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政绩量化统计分每年一算,三年一评,优秀者先升迁。总之,以当官为民做的实事为升迁依据。

每一个来李延宁这里报到的官员,甭管年龄大小,世家背景如何,都得遵循这一考核标准。不遵循也行,要么自己走,要么李延宁请你走。

你不想走也不想遵循,也行,李延宁写个奏折请皇上评评理。你要说你朝中有人不怕,那更好了,尚方宝剑在此,你也可以被横着抬走,顺道说说你朝中有什么人,送来的功劳李延宁巴不得多来点!

这样目中无人,被家族送来都定州下地方镀金后,再回去高升的世家子弟官员可不少。他们都觉得李延宁年轻,又没有背景,好拿捏。可也不想想,一个农家子能做到太守,他怎么可能没有靠山,他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帝。

喜欢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