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樊笼(2 / 2)
修铭不难理解他的担忧,南冀秭三没有完全相信王轩兰,也没有信任他这个突然而来的人。
他试图让看不见樊笼有一个实体,并且让这个实体成为限制强势者的力量。
哪怕这个实体,很大一部分将是由强势者自身组成。但是有了框架后,具体到每一个个体所面对的层级就会不同。
这将多少是让南苦人心安的一个理由。
场面不能长久空置,恐惧久了也会变淡。
修铭调整了一个相对舒服的坐姿,用一种陈述的语调说道:
“樊笼由两族共同议定,樊笼执行实体,便称之为樊笼使吧。
樊笼使也同样按照人口比例,由两族共同派出。
樊笼之则的维护与落地,便由樊笼使承担。
樊笼之事无法定论时,则投票表决。每一位樊笼使都视为平等的一票。
为避免平票,导致樊笼空转。
首先樊笼使数量需要为奇数,具体几位看两族意愿。
其次设立常驻笼中鸟一职,作为平常事务人员的直接负责人。该职视为樊笼使,且具有三次一票否决权。
权利一旦使用完毕,即剥离笼中鸟职位,归为普通樊笼使。
最后,所有樊笼使与笼中鸟的任免,需要全体投票通过。
如此掣肘平衡下,若是最后这个体系还是失能了,那就是所有樊笼使的问题。
估计也到了该重建的时候了。
两族可有异议?”
沉默如常,不是因为恐惧,是还在理解。
还在理解的人,也包括着关键人物南冀秭三。
这套机制互相掣肘,一些人看不懂,一些人觉得多此一举,一些人脸上开始挂出惊喜的表情。
大战之后旧的体系被打破,两族的融合是硬的贴着,还是化开交融在一起,彼此间有着极大的区别。
前者只是名头,后者才能让两个不同的方向,逐渐指向一方。
而做这件事的时机,也只有此时。
因为各自还流着血,伤口没有愈合,治疗没有头绪。
且各自族内,非场中这些高位者,一定有不小的厌战情绪。
无论是两族耦合需要的柔软程度上,还是从耦合后尽可能长时间的不离散考虑。
此刻就是最好的时机,而提出计划的人,也恰如其分的相对独立,且无法被人忽视。
南冀秭三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一切都是最好安排。
第三人的出现,更多是南苦人的幸运,因为建立的过程会打断鬼苦人既定的分食计划。
至少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的保留南苦人的自主权。
唯一的问题是,这份权柄需要被稀释吗?
修铭没有建议数量,那意味着每族一人,与每族一百人。他可能都会接受,人数的多寡是否影响其中的意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