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说书人品三国(2 / 2)

加入书签

“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吧。”

何雨柱开始赶人了。

小黄一脸懵比的被何雨柱赶出了录音间,只有在玻璃外看何雨柱表演。

何雨柱把小黄支开就是为了从芥子布袋中拿出一颗记忆胶囊。

直接把记忆胶囊吞下,何雨柱脑中开始清晰浮现前世看电视时的节目。

什么啊?

百家讲坛。

易教授的品三国。

何雨柱无耻的又做了一把文抄公,准备把易教授的品三国搬到这个时代来。

“你怎么出来了!”

邵一明不放心,自然是跟着来到了录音室。

见秘书小黄出来后,非常不满的问道。

“何厂长说……”小黄还没说完。

何雨柱已经打开了广播按钮,何雨柱的声音立刻出现在了广播节目之中。

玻璃外的邵一明和小黄也听得清清楚楚。

“听众朋友们,十分抱歉。”

…0……

“严老师突发意外,现在已经被送去医院治疗。”

“各位放心,严老师只是疲劳,只需要静养就可以康复。”“今天呢,由我来代替严老师为大家说三国。”

何雨柱的声音完全变了,变成了极其标准的播音腔。

吐字说话是字正腔圆,功底深厚。

邵一明都听呆了,他在台里这么多年,都没听到过何雨柱这么正宗的播音腔。

没几十年的功力是练不出来这声音的。

“他平时说话不是这样啊。”邵一明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一旁的小黄也没好到哪去。

这何厂长难道是学播音出身?

其实何雨柱能发出这样的声音还是靠签到系统,签到获得的宗师级别的播音功底。

之前做流浪地球广播剧的导演,何雨柱没机会施展。

这次倒是派上了用场。

“我叫说书人,是京城广播台的新晋主播。”

“这档节目呢,我取名为《说书人品三国》,希望各位听众喜欢。”

何雨柱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叫说书人。

一边脑里放电影回忆着易教授的品三国,一边完美复制,对着话筒输出。

“以故事说人物。”

“以人物说历史。”

“以历史说文化。”

“以文化说人性。”

“欢迎各位来到说书人的节目,品三国。”

何雨柱先来了一个定场开篇,紧接着又高声念诵了一篇定场诗。

自然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一首定场诗下来,节目的气势和基调就上去了。

这念诗啊,是一门手艺活。

不同的人念同一首诗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邵一明和小黄听着何雨柱念出的诗句,仿佛一瞬间被拉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