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招募国学四君子(2 / 2)

加入书签

“这是纪念神农氏率领族人告别渔猎的古典时代,进入农耕时代的乐舞,名曰:《扶犁》。”

“这是纪念神农氏率领族人告别渔猎的古典时代,进入农耕时代的乐舞,名曰:《扶犁》。”

“这是古时祭奠黄帝的巨型乐舞,名曰《云门》。”

“这是夏王朝的乐舞,名曰:《九歌》。”

“这是《承云》。”

其他学生,也都发现了不少古代乐谱,脸色也十足的激动。

一直以来,华国流行音乐,一直受日、韩、欧美影响,不少不成器的华国音乐人,都将自己的无能怪罪在老祖宗身上,说华夏音乐传统不如欧美。

这一次发现的《乐经》中的曲目,绝对是对他们的一次完美反击!

“丰大师,《尚书》72篇,《乐经》100篇,还需要人翻译成现代文字,这份重任,非你不可呀。”

苏诚又说道。

亲手将遗失两千余年的古文经典,翻译出来传于世间,这可是莫大的荣耀,丰大师也是心头微微激动。

··求鲜花0······

不过他还是说道:”苏岛主,两本经典,意义非凡,老夫一人,实在是怕出了纰漏,成了华夏之罪人。不如向您推荐几个人如何,中原饶世雄、江浙梅红桑,岭南叶穆。”

听到这三个名字,就连苏诚也是眉头挑了一下。

燕京、中原、江浙、岭南,并称华国四大国学圈,而丰大师和其余三人,也分别是四大国学圈的代表人物,都可谓是国学大师。

如果四位国学大师,能齐聚天堂岛,那可真是南海之巅,风云际会,当属华夏的一大盛事!

.........

不过,文人相轻,这是改不了的毛病,丰大师真的请得动他们吗?

“老师,我燕京学派,和其他三大学派,向来理念不合,这能成吗……”

也有学生担忧道。

“哼,有《尚书》、《乐经》在手,他们敢不来的话,那也不配当什么国学大师了。”

丰大师十分自信的笑了笑,然后捋了捋胡须,又道:

“以这两本经典为契机,或许正是兴盛我华夏文化的绝佳机会,不仅要让他们来天堂岛,也要让他们留在天堂岛,陪老夫在神农书院安心教书才行!”

噗……

闻言,苏诚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能得到丰怀瑾大师的青睐,肯来神农书院教书,已经是十二分的意外惊喜了,如果再来其他三位国学大师的话,那画面太美,苏诚连想也不敢想!

……

当天,天一亮。

丰大师就命学生分别致电了其他三大国学圈,邀请他们来天堂岛。

而苏诚则安排人,选拔一批优秀的传统音乐人才进岛,嗯,《乐经》上那么多古曲,可是需要专业的人员演奏才行,而他也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聆听一番了。

至于那名在文化部任职的学生,也拨通了政务院的电话,要求直接和大首长通话。

他表示,有万分重要的消息要汇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