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来 卫风第51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外头好像下雪了。”

阿福仔细听,果然可以听到细碎的沙沙声,李固的听力比一般人灵敏得多。

“嗯,下的雪盐粒儿。”阿福叹口气:“看来今天是走不成啦。”

李固倒不急:“这叫人不留客天留客,我们就住两天吧。”

“来时候没想到这样冷,厚衣裳也没带来。还有替换的鞋袜,里衣,你常点的香,用的笔墨砚,各色都不齐备……”阿福扳着手指数:“淑秀她们也没跟来,这屋子也很久没升过火了,不知道地龙烟道通没通过,有没有扫过灰……说住是一声,可是住下来哪那么容易。”

他们都是压低声音说话,李固挨着她坐下来:“吩咐一声,让人找一找,上回搬走时留在这儿没带走的东西和衣裳也还有,先找出来对付一下,反正又不是长住。”

阿福自己数完手指,也笑了。

是啊,富贵安逸惯了,变得娇气起来,什么都要讲究。从前破屋薄被瓦罐草席,日子也照样过得。

“嗯,那你也靠一会儿吧,坐车也累了吧?”阿福把被子铺展开,李固摇头说:“你歇会儿吧,我和韦素去商议事情,这次收的玉米也要留种子,不能让人随便糟蹋了。”

阿福坐了半天车,也觉得颠得腰背腿上骨头都隐隐的疼。这时候的车就算再精致,轮子也是硬木头的,骨碌碌的一路颠下来,大人孩子都吃不消。

外面天阴沉沉的,还只是后半晌,却像是已经到了傍晚一样。瑞云替阿福拆下首饰,散开头发,阿福躺在儿子旁边,几乎是立刻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间,觉得身边有什么东西在动,脸上微微发痒,头发发紧,阿福睁开眼,看到青色的帐顶,屋里没有点灯,一片昏暗,李誉已经醒了,蹭着阿福揪着她的头发,很是自得其乐。阿福瞅着窗子上昏暗一片,还以为天没有亮。恍惚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是在山庄,并不是在王府,这会儿也不是早上。外面风雪声正紧,山间的风声呼啸有如虎啸狼嚎。阿福搂着儿子,揉了揉眼,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她唤了两声:“瑞云,瑞云?”

听着外间有脚步声响,帘子一挑,瑞云端着灯走了进来,阿福问她:“什么时辰了?”

“酉时三刻了。”

阿福诧异:“睡了这么久?”

瑞云倒了茶来,阿福先喂儿子喝水,自己也喝了两口,瑞云过来帮忙给李誉穿衣穿鞋,还取了一件青绸面儿的皮袍来:“这是舅爷拿过来的鹿皮袄子,新做的还没上身,给世子先将就穿穿。”

阿福抖开看看,很明显原来是件大人的袄子改小的,再看瑞云难掩疲态,轻声问:“这是你赶着改小了的?”

“也不难改。”

屋里已经生了火,暖融融的,听着外头大风挟着雪花打在窗上瓦上门上飒飒的响成一片。阿福问:“王爷呢?”

瑞云迟疑了一下:“王爷同韦詹事在一起。”

阿福没睡醒,也没留心她刚才那一下迟疑。冬日睡午觉总是易睡长,起来又觉得不爽利。

等抱着李誉下炕转了几个圈儿,这小子一心想看下雪,阿福怕他刚睡醒吹冷风会受寒,好说歹说哄了一会儿,又裹得严严实实的,才让他在门口看看。

门敞开半扇,外面已经是一片银白,阿福也没想这雪下得这般大,房上地下,远远近近都已经盖了厚厚的一层,怕没有两三寸深,李誉扒着门想出去,瑞云扯着他可不敢松手:“小祖宗,不能出去。”李誉身上是有皮袍,脚上的鞋也不当事,一脚下去准灌个满满当当。

“这下子,明天就算雪停也回不了城了。”

“回不去,就在庄上住两天,权当散心了。”瑞云笑着说:“二丫可高兴着呢,王府里可把她憋坏了,一下午这院儿窜那院儿的,连菜窖都去转了一转,简直像只活猴儿。幸好紫玫姐和杨夫人这趟都没来,不然肯定要狠狠的训她。”

紫玫虽然嫁了人,外头都改口喊她周嫂子,可是瑞云还是习惯旧日称呼。

阿福也是一样。

屋里的炕烧得热烘烘的,李誉在上头乱抓乱爬,都已经出了汗。阿福把外头的袄替他脱下,对着灯看了两眼,瑞云的针线她当然认识,匆匆改出来的,说不上十分齐整,但是袍子原来的针线却做得细密紧实,皮子软,面子挺,着实是下了功夫花了心思的。这也不奇怪……阿福只是琢磨着,不知道朱平贵这件袄子是谁给做的,他素来节俭,想必不会买现成的,也不会到街上的衣坊去做。他这些日子在庄子上王府里来来往往,庄子上没有这样巧手的人,那该是府里头谁做的?

她抬头想叫瑞云过来,却见平时沉静稳重的瑞云这会儿不知怎么着,坐立不安,在屋里来回走动了好几圈儿,还不时的转头朝前院的方向。

在屋里头门窗紧闭看不到外头,她是在挂心什么事?

“瑞云?”

“啊?”

阿福声音不大,瑞云吓了一跳似的,定了定神才问:“夫人有什么吩咐?”

阿福本来想问她怎么了,话到嘴边又改了:“看看厨房,先张罗两样点心来给小世子。嗯,再叫二丫过来,风雪这么大,别在外头野跑了,小心着凉。”

九十五天欲雪三

阿福觉得山庄里气氛有些异样。

安静得出奇……明明白天收玉米时,庄里不少人,庄丁,佃户,还有半大孩子跟进跟出的凑热闹,可是现在庄子里安静极了。

李誉扯着阿福的袖子,看着二丫进了院门,她撑着一把大大的油纸伞,光顾着怀里的东西头上肩膀上都沾了雪。

“你看你,怎么不让人帮忙?瑞云呢?”

二丫笑盈盈的收了伞:“瑞云姐在厨房指点他们烧菜呢,怕他们做的不合王爷、夫人的口味。”

这理由说的过去,可阿福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头。

二丫从提盒里取出热腾腾香喷喷的芋头糕和鸡蛋羹,金黄的蛋羹上头洒着粉红的切碎的火腿粒,还滴了一点麻油,色香俱全,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阿福端起来,碗还烫手,拿勺子搅了两下,李誉乖乖坐在椅子里,让阿福喂他。

“夫人,我来喂世子吧,您也吃一点儿。”

阿福本来没胃口,不过芋头糕上头还有玫瑰丝拼的花,闻着也香,拿了一块掰成两半,咬一口,满嘴甜香。

“这是谁做的?”

“夫人喜欢吗?”二丫满脸是笑:“这是我做的。”

“哟,你这段日子可没白花功夫,学了一身本事啊。”

“紫玫姐和杨夫人都教了我好些。”二丫说:“我还在给世子做袄呢,袖口没收好,谁知道这天这么快就冷了,今年的雪下得比往年都早。”

阿福只是微微一笑。

门被推开,冷风卷进来,李固迈步进来。

“王爷回来了。”

阿福过去替他解开披风,手贴在他脸颊上试了一下,冰凉,不过好在手是热的。虽然神情疲倦,整个人却显得轻松。

“怎么这么晚?”

李固挥了一下手,二丫知机的把李誉抱到西屋去。李固握着阿福的手,在她耳边轻声说:“怎么?分开这么会儿,就想我了?”

阿福往那边看一眼,二丫已经出去了,门帘还在来回摇晃着。

“谁想你了……”

阿福的注意力可没被他给岔开,坐了下来之后又紧着问了一句:“你和韦素到底商议什么事情去了?你是不是又有事瞒着我?”

李固的掌心热热的,阿福等了一会儿,听到他说了句:“今天庄上捉了两拨刺客。”

阿福身子抖了一下。

“两拨?”

“嗯,下午先让我们乘的车驶出去,还没走到三桥就遇着一拨刺客。他们只当我们是在车中,因为这边早有防备,所以没费多大力气便将他们制住了。还有一拨潜进了庄里,只可惜这一拨没有捉到活口。”

“是什么人派他们来的?”

“你猜呢?”

阿福茫然的摇摇头,又想起件事来:“和京城流传的谣言有关吗?”

李固露出赞许的笑意:“大有关联。”

阿福还是猜不出来。

“若是没意外,这会儿那幕后主使之人应该也已经落网,说不定今天你就能见到。”

阿福手心出了汗,潮热热的,不那么舒服。

她睡这么一觉,李固和韦素竟然做了这么多事情。

瑞云在外面说:“王爷,夫人,饭摆在哪里?”

“端进来吧。”

饭菜做得的确可口,吃到嘴里却觉得味同嚼蜡。

日子才安静了没多久,又冒出来了刺客。

“菜怎么样?”

阿福心不在焉:“挺好的。”

“你不是不喜欢加醋的么?”

阿福回过神,才发觉嘴里是一股酸味儿,可她连自己刚吃了什么都不知道。

李固柔声安慰:“你不用担心,来时已经有了万全的安排,不会有事的。”

这世上哪有万全的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阿福才想起来问:“你早知道今天会有刺客?你……我们今天出城就是你的诱敌之策吗?你,要是儿子……”

她不怕死,可是,儿子却不能有事!

李固怎么能把儿子也用来做诱饵呢?

“你别多想,我怎么能置你们于险地。我们不是说好了今天来看玉米么?我调了京城新卫营在山庄四周护卫,别说是来刺客,就是再来几千蛮人,也伤不到你和儿子一根头发。”

阿福心里还是觉得别扭。

李固轻声解释劝哄,道理她明白。

但感情上总是觉得……有点怪怪的。

二丫把李誉抱了过来,两人在一旁玩套圈儿的游戏,把缠彩竹线圈儿一个个按大小套成一串,反反复复,玩得兴高采烈。一个竹圈儿落地弹了一下,朝着门边一路滚过去。二丫过去捡拾。

外头风雪正紧,风声呼啸着,听的人心惊肉跳,阿福心里存着事,再也无心进食,饭桌撤了沏上茶来。阿福端起杯,看着茶叶在水里沉浮不定,心里始终不能安定。

李固的手伸过来,握着她一只手。

阿福转头看看他,不出声。

外面的风声里,响起别的声音。

雪积得厚了,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响。这响声起先是轻微的,后来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不是一个人,是好些人。

阿福有点坐不住,但是李固还是稳稳坐着。

庆和掀帘子进来,躬下身说:“王爷,夫人,韦詹事回来了。”

李固站了起来,庆和站到一旁将门帘打起。

院子里一片昏暗,灯笼的光只能照亮门前一小块地方。

阿福拿起斗篷替李固披上,她只能看见院子里站了不少人,他们的面目却都瞧不清楚。

她跟着李固走到门外,手扶着他——她说不清到底是李固需要她的扶持,还是她需要李固给她勇气与支撑。

风吹在脸上身上,阿福一点儿没觉得冷。

韦素站在前头,他穿着一身劲装,罩着软甲。他身后的几人阿福认出有几个是王府侍卫,有几个却极陌生。

韦素默不作声,他挥了一下手,身后站的人朝前迈步,阿福才看清他们之间挟持着一个人,那人身形瘦小,院子里又暗,阿福刚才没有看到他。

那人垂着的头慢慢抬起来,虽然阿福和他并不熟悉,又是在这样昏天黑夜的风雪中,却还是将他认了出来。

这是……这不是邺皇子吗?

早先在宫中,阿福对瑞夫人和邺皇子都不熟识,尤其是邺皇子,只在大宴时见过一面。或许是多病的缘故,他远比同年纪的少年瘦小得多,脸色苍白,眼睛在脸上像两个黑洞,看得人莫名的心悸。

李固转过头,轻声说:“你先进屋去。”

瑞云过来扶着阿福回屋里。暖烘烘的热气熏得眼睛有片刻的模糊。阿福坐了下来,眼睛还是想朝外看。

门帘已经放下,她看不到什么。

而且,院子里没有人说话,只有风声呼呼的刮着,让人觉得心悬在空中,没着没落。

九十六风波平

瑞云端了一杯茶放在阿福面前。

不愧是最有专业素养宫规教条下培养出来的,即使在这种心神大乱的时候,端茶,倒茶,动作还是一丝不错。

只要不看茶几光亮的漆面上溅出来那几滴水……嗯……阿福这会儿自己心里也乱。

“夫人,刚才那……真是邺皇子啊?”瑞云一向以口风严密只进不出闻名,可是这会儿也忍不住了。

李誉玩得累了,靠着他那只小老虎睡得又香又沉。阿福替他拨了一下额上的头发:“是吧?我也只见过一次,可是他们总不会弄错人的。”

“不是说……已经死了吗?”

“可也没见尸啊。”人民把在战乱里失踪和死亡划了等号。就像哲皇子和宣夫人,李馨想收尸都没处收,在城破的那天夜里死去,尸身被马蹄践踏得早就找不着,最后建墓时不是过两座衣冠冢。有不下五十个宫人和侍卫看到他们的确死了。

而瑞夫人和邺皇子……是在乱中失踪,由朝廷宣布他们已死。

不过很明显,他们没死,起码,邺皇子没有死。瑞夫人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也许吧。

这种死而复生的事情还是少几件吧,不然真会把人折腾发疯。

“夫人,要不,您先睡吧?”

王爷今天夜里大概都不能睡了。

阿福靠在椅子里,摇了摇头。

睡的着才怪。

瑞云拿了一床薄毯过来替她盖上,又将炭盆搬了一个过来。

“你去睡吧。”

瑞云笑了:“哪有主子不睡,丫鬟先去睡的道理?这趟淑秀她们都没跟来,就我一个在主子跟前献殷勤,您可别想把我打发走。”

阿福笑笑,拍了拍她的手:“你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了。府里人不多,我留来留去把你们都留成老姑娘了。”

“老姑娘有什么不好的。”瑞云笑笑:“像杨夫人那样,管着我们一院子的人,有什么不好的?”

阿福没出声,没嫁人的姑娘都和嫁人这话题有仇一样。没一个未嫁的姑娘能在人前说嫁人太好了我太想嫁人了这样的话,一说起这个,不是要脸红,避开,就是要说自己绝对不想嫁人。

阿福觉得稍微轻松了一点儿。

外面那些你死我活,充斥权力,阴谋,大概还有暴力和死亡的一切……

阿福以为自己睡不着,可是她靠在软热的那把大椅子里头,很快睡着了。

她觉得身上暖烘烘的,头枕在李固一只手臂上,而自己的手臂上则枕着儿子李誉的小脑袋,三个人紧紧挨在一起,阿福觉得很热,热得都出了汗。

因为李固忙,阿福怕儿子晚上把尿喝水吵闹会让他睡不好,所以李誉有好一段时间都没有和他们夫妻两个一起睡了。

天还没亮。

手臂有点麻……

不过李固的手臂想必更麻,阿福觉得自己的脑袋肯定比儿子的小脑袋重多了,所以李固的手臂——都该压得没知觉了吧?

她只记得自己在椅子上就睡着了,衣裳都没脱。

她怎么睡到床上来的?

外面的风雪还没停,阿福听着外头的风声,还有雪片打在窗子上簌簌的轻响,忽然觉得他们这张床,像一条小小的船,有船篷的船,用最结实的木头造的,在海上飘荡,他们一家人在一起,李固,她,还有儿子。风雨吹不进来,他们温暖而安全。

阿福这会儿完全没去想那些让人不安,不快的事情。

福运来卫风第51部分阅读

欲望文

福运来卫风第51部分阅读

\t\t', '\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