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成本问题(1 / 2)

加入书签

('“那这速度上能不能更快?”赵铭接着问。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这样一来坦克的性能又要打个折扣。

要是想达到东洋人那种超轻型坦克的速度,我们的发动机顶多只能维持四十公里以内的全速运行一小时。

之后咱们的坦克就得停摆。”

似乎是生怕赵铭误会,他又补充道,

“赵爷这也是没办法的,您知道的,这种拖拉机发动机生产线许多都是固定的。

咱们顶多就是做一些小修小补,眼下基本上已经达到所能修改增强的极限。

再想要修改,那就得重新设计发动机的整体框架,乃至扩大里面的内部设计。

把整体都要做大一圈。另外燃油的输出形式也要变,这根本不是咱们玩得转的。

起码邀请洋人专门来弄这个。”

“呵呵,行了,我不是一定要求你继续提高性能。

既然没法提升那就算了,这条发动机生产线继续生产吧。

这条生产线挪到最后进行转移。

对了,飞机发动机生产线在哪里?”

赵铭看了看康达。

虽说已经不止第一次来这里,但这里还是太大。

以至于赵铭经常记不清地方。

“赵爷在另一边,请过我过来!”

一行人又是朝着远处另一片厂区而去。

所谓的飞机发动机生产线,指的可不是之前那条摩托发动机生产线。

而是真正的飞机发动机生产线。

这玩意之前从奉系就搞来过一条,后续又从国外引进了两条。

只是之前一直都是不计成本的慢慢设计制作飞机。

这样一个花费数千万乃至上亿大洋打造的工厂,此刻每月连一台飞机都造不出来。

之前七年,赵铭没记错的话,七年时间,总计自己自制生产出了十台辽式战机。

也就是姜浩他们过来时一并带过来的辽式战机图纸。

“这边情况如何了?”

赵铭开口询问,而此刻站在他旁边的已经换成了姜浩。

作为曾经的奉系航空基地高级军官,他如今不仅是航空基地的负责人,也督办这边事宜。

闻言姜浩仔细斟酌了许久,这才有些迟疑着道,

“长官,之前的情况想来您也清楚。

最初我们直接是一比一仿照辽式战机制作的。

那种复刻的型号一共生产了三台,主要是为了让工厂这边的人员习惯这种工作流程。

同时理解飞机组装和制造的原理。

之后中间三架,则是在辽十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

主要的改进方向,就是减少制作成本,在以牺牲极少代价的情况下进行改进。”

说到这里姜浩顿了顿。

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他这才道,

“不过很显然,之前的战机的参数报表您也看到了。

改进之后的战机,成本的确是压下去了,可是性能锐减的太厉害。

其性能甚至也就比一战时期的老爷机稍微强一点。

但这并不能应付眼下日益加大的战场强度。

与其造出这样的战机,我们还不如继续使用摩托发动机改造的那种小型战机。

可是长官,您知道的。

相较于那种小型战机的损耗,我们更在意飞行员的损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