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中条山局势(二)(1 / 1)

加入书签

('他所说的这些就是最近上峰提示的一则消息,目的主要是要求赵铭所部积极备战。&/br>毕竟他这儿距离晋南很近,而他肯定要作为此次战役的主力之一。&/br>并且随着最近国府那边对他愈发器重。&/br>张将军这样的沙场老将战死,赵铭的重要性仿佛越来越高了。&/br>这让国府那边不得不提升了对赵铭的重视程度。&/br>以至于前不久赵铭多次要求提供燃油补给问题,国府那边犹豫片刻。&/br>就十分痛快的答应了,只不过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每年必须提供至少十万箱的磺胺。&/br>对此赵铭也是不带丝毫犹豫的同意了。&/br>虽说国府提供的燃油十分有限,但赵铭只要省着点,自己的航空编队打十几次硬仗那都是没问题的。&/br>至于最近这次要求备战的提示,赵铭估摸着猜到这次那次战役了。&/br>应该就是中条山之战了。&/br>也就是被国府誉为抗战最耻辱的一战。&/br>一度被人家打出了一比十几人的战损比,简直就是耻辱的不像话。&/br>此时听到赵铭问询,在场众人环顾一圈,片刻张锴站了起来。&/br>“赵爷,如若没猜错的话,这次东洋人很可能是在夏季发动的一次攻势。&/br>而如若从地图上来分析,最有可能爆发战争的地区。&/br>应该就是这里。”&/br>说着这时张锴已经来到会议桌后方的一面墙壁前,墙壁上正挂着一幅偌大地图。&/br>张锴指了指其中一个点。&/br>“中条山!就是这里了。”&/br>“随着晋地的各个主要关隘失守,中条山的战略地位在我看来是极其重要的。&/br>对于我们而言,只要中条山能在我们手中。&/br>那可以俯瞰豫北,晋南,屏蔽洛阳,潼关。进能扰乱敌后,牵制东洋人兵力。&/br>退可凭险据守,积极防御配合整个战场。&/br>如若被东洋人占据。&/br>那东洋人可作为南进北侵的桥头堡,也可渡河南下,对津陇海,一带造成威胁。&/br>也能侵吞中原,又能北上与其在晋地的主要占领地相互连接。&/br>所以这一战要是打输了,相当于东洋人彻底打通了南北的要道。&/br>我们也将失去南北之间的主要联系。”&/br>张锴在那儿侃侃而谈,大家也是频繁点头。&/br>只是这会大家的脸色都十分沉重。&/br>这么看来,这一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r>只是既然如此,敌军肯定会对这块地区大肆用兵。&/br>怕是又是一场残酷的战争。&/br>大家都已经有些麻了,怎么每次他们需要掺和的战役都这么棘手?&/br>不过好在最近大家休整了一两年,士气还是比较高昂的。&/br>兵力也是进入了满编状态,也是一两年时间的打磨,眼下集团军的实力还是很强的。&/br>“老张你说的不错,但如若我们参加此次会战,那你说我们和东洋人胜算几何?”&/br>闻言张锴愣了愣。&/br>有些诧异的看了眼赵铭,“赵爷,您不会是说咱们单独面对敌人吧?”&/br>赵铭点点头,“先推演一下单独面对敌军的胜率几何,在推演有友军加入的胜算几何。”&/br>闻言张锴想了想,半晌他才接着道,&/br>“如若说是我部单独面对敌军的话,那敌军的规模至少是在四个师团以上的兵力。&/br>凭借中条山的天险,我军其实无需多自乱阵脚。&/br>优势大概在五五开吧,如若我军投入航空编队。&/br>能够增加到六四开,如若敌军不再派遣增援的情况下。&/br>那我军的胜率能够在七三开。&/br>可这大概率是不可能,东洋人对这块地方不可能视而不见。&/br>故而哪怕前期只有四个师团参战,后期也会逐渐加码。&/br>逐渐将咱们压垮!”&/br>“至于如若是还有友军的话,其实也不是很好打。”&/br>说着张锴思忖了片刻,&/br>“毕竟敌军在南北两边都有,如若敌军干下血本。&/br>那我们面对的就是一场两面夹击的战役。&/br>另外我对国府的军队不是很能放心。&/br>当然军队士兵我还是比较放心的,就是对一些指挥官不是很能放心。&/br>尤其是现在张将军已经战死,缺乏这种老将作为指挥调度。&/br>很难保证这一仗能打的怎么样。&/br>甚至我觉得如若有友军,我们可能还会打的更加束手束脚。”&/br>听着张锴的描述,赵铭暗自点点头。&/br>“也就是说老张,你认为我们占据主导这一战才能打?是这个道理吗?”&/br>“对!”&/br>张锴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点点头。&/br>这点也是赵铭所考虑到的。&/br>因为没记错的话,这一战就是个坑!巨大的坑!&/br>没记错的话,这一仗的指挥官,一共是两人。&/br>其中一位就是之前参与太原会战的卫将军,这位指挥能力还是比较强的。&/br>而另一位则是何总参谋。&/br>这人嘛....赵铭不是很喜欢。&/br>属于那种内斗一把手,外斗外行的人。&/br>没错这家伙在这次战役中还经常搞内斗,可以说前面将士们打的火热,他在后面疯狂搞内斗。&/br>然而最后活的倒是挺久的。&/br>另外老卫这人也有问题,虽然抗战决心有不假。&/br>但是过于自信,坚信二十六万大军与东洋人的四个师团对峙,能够长期坚守中条山防线,自称自己的防线是东方马奇诺防线。&/br>当然他一开始想法也没错,这么多人凭借中条山的防御工事的确能挡住敌人的师团。&/br>可是东洋人对这一战十分重视,故而派遣兵力一度超过了十万数目。&/br>而他这边呢,则是因为何总参谋的调派,外加后面老头子的命令。&/br>以至于抽调了不少部队对付红方。&/br>被号称中条山铁柱子的第四集团军被调离,使得中条山地区的兵力反而下降至了十七八万人。&/br>是不是很搞笑?&/br>就像是公司里面,一刀直接裁掉了大动脉。&/br>这直接把最能打的那支部队给调走了。&/br>本来东洋人作战能力就强于国府一边。&/br>现在直接变成了十几万打十八万,人数虽然有点劣势。&/br>但这时期的东洋人战斗力还是十分生猛的。&/br>兵力相差这么点的情况下,在东洋人看来几乎是占据压倒性优势。&/br>按伟人的话来说,东洋人是拿出了把纸老虎当成真老虎的架势来打的。&/br>结果就是一搓就破。&/br>另外国府驻扎在中条山防区的军队,还经常在私下贩卖粮食,贩卖烟草大烟之类的玩意。&/br>直接把中条山防线干成了做买卖的生意场。&/br>东洋特务也是趁机混入其中,并且还有东洋的特种部队空降到了国府的指挥部旁潜伏。&/br>东洋人甚至放出狂言,要在开战一个小时内就彻底弹簧掉国府的所有指挥系统。&/br>而国府一边大难临头还浑然不知。&/br>另外就是国府一边仓促应战,人家东洋人恨不得十分气力发挥出十二成气力。&/br>而国府一边,进退失据,指挥混乱,部队相互不协调,战役一爆发,东洋人各部按计划进行。&/br>以十分果决的速度,快速进攻和穿插包围,没有丝毫迟疑。&/br>得益于他们准备良久,这一战打的那叫一个干脆利索,堪称教科书般的典范。&/br>而国府一边,始终没有像样的作战策略。&/br>要么不顾实际情况,要求恢复原有阵地,要么要求就地固守。&/br>并且还真如东洋人所说的一样,指挥系统迅速瘫痪。&/br>甚至都不用他们怎么去处理。&/br>国府就已经自乱阵脚,各个部队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听任各部各自为战。&/br>有的能顽强抵抗,有的直接拔腿就跑。&/br>其实说起来老卫没太多问题。&/br>因为有个猪队友一直在拖后腿,加上指挥系统还有别的声音,他所能指挥的人有限。&/br>毕竟上面要求明面抗战实则对付红方,而他又很是不悦。&/br>期间上方多次对红方进行围剿,但他依旧不顾上级命令,私自给红方发放军饷器械。&/br>并且有一支主力部队曾经是去围剿红方的,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br>想要向老卫驰援,结果老卫直接给拒绝了。&/br>这就导致人家直接被全歼。&/br>而且人家算是和他的情况一样,属于两面派。&/br>赵铭觉得如若上峰要求他参战,可以!&/br>一定的指挥权他还是要的,否则打起来太难了。&/br>而老卫也是比较惨,后面好像是被革职查办了,主要是他两面派的作风。&/br>一场会议商议了很久,主要是对中条山的地形做出一些预演部署。&/br>但毕竟没有实地考察过,这些也不过是纸上谈兵。&/br>会议结束,赵铭还是下令各部加强操练,让兵工厂那边积极生产为接下来的战役做准备。&/br>甭管自己会不会参战,先按战争动员准备。&/br>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就是二月。&/br>这时中条山那边老卫已经和东洋人对峙起来了。&/br>其实中条山也不是现在才开打,早在三八年春,晋地的国府军队为了减少正面损失。&/br>就将十数万的部队分散于晋南地区建设防御工事,开展游击作战。&/br>而东洋人也是从三八年开始就曾经十三次围攻中条山,但在老卫的指挥下均未能得逞。&/br>而在三七年的时候,国府就已经调集重兵守护中条山。&/br>只是后来由于战场局势的变化,一些军队陆续调走。&/br>仅仅留下了两个集团军继续镇守,同时也是归老卫指挥管辖。&/br>不过赵铭没记错的话,四月份,老卫就被解除职务被软禁了。&/br>所以....特娘的,这一仗败的不冤啊!&/br>老卫被软禁,最能打的那支部队还被调走,那留下来的都是一些什么?&/br>赵铭感觉额头青筋直突突。&/br>“希望上峰能够有点脑子!”&/br>赵铭只能如此希望,他可不想和那个何总参谋合作。&/br>那家伙就是个搞内斗的高手,真要说有什么真才实学,或许有,但有这种内斗的思维就注定他打不好战役。&/br>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来到三月底。&/br>这时候,上峰似乎也是察觉到中条山的局势愈发紧张,东洋人隐隐有对中条山进行包围的架势。&/br>故而几次三番给赵铭致电,要求调派他这个四十集团军过去增援中条山。&/br>然而被赵铭给拒绝了。&/br>理由很简单,伤病!&/br>以及江城会战元气大伤还没恢复过来。&/br>反正明面上索要指挥权,这点是很越权的。&/br>但我就是不答应,看你急不急,急了老子在和你说。&/br>结果就是四月初,上峰真的是急得不行了。&/br>然后老孙作为代表过来当说客。&/br>“我的活祖宗啊,上峰的电报你应该已经收到了才是吧?怎么三番五次的推辞?&/br>在我面前你就别搁这儿睁眼说瞎话了,你给老哥我透个底,你这到底是想干什么?&/br>继续这样闹起来谁的颜面都无光你说是不?&/br>再说上峰对你这儿真的已经足够宽容了。”&/br>老孙真的对赵铭有些无可奈何,甚至心里还有些羡慕嫉妒。&/br>因为要论其他人,面对上峰的命令,谁敢拒绝?&/br>偏偏赵铭就是敢,而且每次上峰的命令在赵铭这边都变得十分委婉。&/br>而且老孙他也能感受到上峰对赵铭的一些宽容,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宽容。&/br>赵铭面色平静,只是默默的泡着茶,一副悠哉悠哉的模样。&/br>“急什么?我在电报上说的很清楚了,我这边元气大伤还没恢复过来呢。&/br>再说国府可没怎么给我这边发过什么军饷,你觉得这合理吗?&/br>这不合理!&/br>不合理的事情,那我急什么?”&/br>赵铭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反正上峰也不可能跑过来咬他。&/br>要是真敢派重兵过来对付他,他反倒是觉得有意思了。&/br>正好教训一下这群只知道内斗的家伙。&/br>就以他现在四十集团军的战斗力,不调集个二三十万大军来,他还真不带怕的。&/br>可是国府那边敢吗?&/br>敢吗?&/br>就问敢不敢!&/br>既然不敢那就给我老实点!&/br>见赵铭这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老孙是真感觉挺头痛的。&/br>“赵兄弟啊,你这就是开玩笑了,你这还元气大伤?&/br>那你这要是元气大伤,现在就没有几个部队能打了。&/br>你给老哥我透个底,你好歹说点要求吧?&/br>是要钱还是要粮?如若要这些我可以代为转达,相信上峰肯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答复的。”&/br>看得出老孙的确是极力想要促成这件事。&/br>估计上峰没少给他压力。',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