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集 拓跋复国(2 / 2)
又进围石城,竟陵太守李阳不敌,大败而退。
当时庾亮尚未迁镇石城,闻邾城已陷,大悔当日在江北筑城之举,乃止其兵。
次年正月,司空庾亮壮志难酬,郁闷成疾,终至卧病不起。遂将弟庾翼唤至榻前嘱道:某历年积官到司空,位极人臣矣。我死之后,你要善事圣上,勿生异心,以负我清名一世。今将此兵权交付于你,权柄不可移许他人,以自取其祸。
言讫长叹而卒,终年五十二岁。
庾翼于是代领兄长部众,举哀收敛其兄,殡葬于武昌定金山。
何充闻说庾亮既死,唏嘘叹道:今埋玉树于地中,使人情何能已!
成帝闻舅父已卒,乃升何充为中书令,使庾翼都督江、荆等州军事。庾翼则悉心治军,戎政严明,数年之间,公私充实,众又皆称其才,皆以“小庾”称之。
晋咸和八年,宁州刺史尹奉降附成汉。成汉主李寿便将宁州兴古、永昌、牂柯、越巂及夜郎等郡分出另置交州,以霍彪为宁州刺史,爨深为交州刺史。
咸康二年,晋广州刺史邓岳派兵攻克夜郎、兴古,随即以邓岳兼督宁州。
五年三月,邓岳又发兵袭击宁州,成汉建宁太守孟彦执获霍彪降晋,于是宁州又归晋朝所有。是年霍、孟二氏火并,终至同归于尽。
爨深趁机崛起称雄,成为南中势力最强大姓,独踞一方,称西爨国。
咸康五年,晋成帝封爨琛为宁州刺史,准其世袭。
画外音:爨氏称霸南中后,方有爨地及爨人称谓。所谓爨地,指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爨氏统治区域,已非汉代南中地区全部,约相当于蜀汉时建宁郡、兴古郡、朱提郡。其西云南郡、永昌郡及东柯郡为羌蛮部落控制,西北越福郡因近西川,则仍为成汉所辖。爨地因少战乱,经济文化继续得到发展,并由其部族文化差异,形成东爨和西爨。东爨治朱提郡,西爨则治建宁和兴古二郡之地。西爨称霸南中,至唐朝天宝年间方为南诏吞并,再至元朝大理国灭亡,前后约九百余年,皆为独立政权,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
咸康八年壬寅,正月朔,日食。
晋江州刺史王允之奉旨回朝,路过豫州。豫州刺史庾怿遣人馈送美酒,以为敬仪。
王允之当夜宿于馆驿之中,取酒欲饮,亲随提醒道:将军与那豫州刺史向来不合,举朝皆知。今其不来亲迎将军,而使人单只送酒而至,莫非这酒中有鬼?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将军当防其不仁,存心毒害。
王允之大悟,于是将酒试之以犬,其犬饮而立毙。王允之不动声色,次日侵早离开豫州,赶赴建康,并将其事报于天子。
成帝大怒道:我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尚欲如此耶?
朝中有庾怿亲信,便将天子此语使人告知庾怿。庾怿闻而深惧,恐朝廷彻查此事累及家族,于是自饮鸩酒而死。着实可笑,欲以毒酒害人不成,今反受其咎。
是年六月,成帝司马衍忽然得病,旋即重笃不起。时成帝有二子司马丕和司马奕,尽皆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宰相庾冰与何充入内视疾,跪于卧榻之侧。
成帝谓其二人道:朕觉病重,自思旦夕必归,正欲召卿等嘱以后事。今朕二子俱幼,难以临朝理政,欲请太后垂帘听政,卿等以为如何?
庾冰奏道:目今石氏在赵,甚是猖狂;李氏居蜀,屡怀不仁。天下未安,四海纷纭,若立幼冲之主,恐非社稷之福。
成帝:若依卿见,当立何人?
庾冰:国有强敌,宜立长君。陛下之弟琅琊王司马岳有仁德之风,不若立之为嗣,则朝廷幸甚,天下幸甚。臣为社稷为计,不畏圣怒,望陛下圣裁之。
成帝思索半晌,说道:卿言甚当,乃为社稷之言。
何充:臣谓不然。父子相传,乃先王旧典,若立皇弟,二孺子其何!
成帝:不必争矣,朕意已决。
于是令召武陵王司马郗、会稽王司马昱、尚书令诸葛恢入内,并受顾命遗嘱。
初八日,成帝驾崩,时年二十二岁,在位十八年。庙号显宗,谥号成帝,葬兴平陵。
庾冰等既受顾命,于是率群臣举哀发丧,立司马岳为帝,上号康帝,改元建元,大赦天下。封成帝二子司马丕为琅邪王,司马奕为东海王。
康帝将朝政悉数委交庾冰、何充,并称谢道:朕得嗣大位,皆赖二公也。
何充耿然答道:陛下龙飞,全赖庾公之力,若依臣议,当不睹今日。
康帝闻之,面有惭色,退归内宫。
何充出朝,便谓庾冰道:昔郭璞有言,“立始之际,丘山倾立”。立始者,乃是建元;丘山者,今天子名讳,今果应其言。然其言谓“倾”,似恐不吉耳。
庾冰瞿然长叹道:如有吉凶,亦无可更改矣,公请慎勿泄漏。
二公相揖而别,各自回府。虽然帝位已定,何充心中始终怏怏不乐,自谓道:我恐司马家天下,从此日见倾颓,江河日下矣。
七月,晋康帝设朝,诏令群臣计议经略中原大事。适逢庾翼上表,请遣梁州刺史桓宣北伐石赵,康帝当即许之。随后任命何充为骠骑将军、领徐州刺史,镇守京口。
十二月,立褚妃为皇后,征豫章太守褚裒为侍中、尚书。但褚裒因系皇后之父,不愿居于朝中任事,乞除江州刺史,康帝许之。
王羲之是年摹古有成,传世章草《豹奴帖》、行书《姨母帖》盛传朝野。
字幕: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人,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后迁会稽山阴。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王羲之七岁即擅长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曾为晋帝写郊祭词于木板,再派工人雕刻。雕匠将木板削去三层,见墨迹直透木板之内,于是惊叹王羲之笔力雄劲,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晋朝欲要北伐之事,早有哨谍报至邺城。
赵主石虎闻报大怒:司马小儿,你便不来撩拨,我亦正欲南征,就此扫平天下也。
于是令朝中大臣制定征西、讨东、伐南之计,国中凡十五岁者皆征为伍卒,造甲者五十万人,船夫十七万人,国内男丁为之一空。
由是公侯、牧宰趁机盘剥细民,竞营私利,百姓失业。
有贝丘人李弘利用众怨,欲谋作乱,因事泄被石虎诛之,受牵连者数千家。
其后近侍奏报:济南平陵有一石虎,一夜之间忽由城北自移于东南,并有狼狐等辈随之而来,遂成野兽之谷。
赵王闻奏大喜:石虎者,乃孤之名讳也。自北迁往东南,是上天欲令我荡平晋吴耶!
于是即发诏命:各州郡明年悉集大兵,朕当亲督六师南征,以奉天命。诏令每一亭里征士五人,出车一乘,牛二头、米十五斛、绢十匹,不办者立斩。
诏令即下,群臣皆上贺表,因作《皇德颂》者一百单七人。百姓皆鬻其子女以供军需,犹不能完其赋役,自缢于道傍之树死者比比相望。
甲辰,晋建元二年正月,赵王石虎大会群臣于太武殿,将欲商议南征之事。
便在此时,宫门禁卫来报:有白雁百余只,集于马道之南,人来不惊,驱之不去。
石虎便问太史令赵览:此兆主何吉凶?
赵览于是离席出殿,登台观星,片刻返回,入奏道:白雁集庭,乃宫室将空之象;且太白星临于河淮,不利南征。
石虎无奈,乃率群臣临宣武观,阅兵而罢南征之议。
当时又有荧惑守于房心,太子石宣因与领军王朗有隙,于是买通太史令赵览,说与石虎道:今上天荧惑星为怪,不利于君主;当以朝中贵臣王姓者当之,方可禳国家之患。
石虎问道:朝中谁可替孤挡此难者?
赵览奏道:遍观朝中王姓诸臣,无有贵于王领军者。
石虎便问:可有其次人选?
赵览瞪目,无可对答。
石虎怒道:中书监王波,其职岂不贵于领军!
也不待赵览回答,乃下诏追议王波前番奏请联合成汉,反遭汉主李寿所辱之事,下令腰斩,以当天象之灾。
群臣不明所以,皆奏王波无罪。于是石虎复又愍之,追赠王波为司空。
石勒大集兵马,欲行南征之事,早有人报至江东。
晋康帝设朝,问计于朝臣,便欲讨伐中原。群臣却是老调重弹,众议未休。适逢庾翼再次遣使上表,请派桓宣伐赵,康帝当即复诏准奏。
遂下诏旨:命桓宣为都督司、梁、雍三州,及荆州南阳、襄阳、新野、南乡四郡军事,领梁州刺史,持节,将军职务如旧。因叙桓宣前后功勋,赐封为竟陵县男爵,命其出兵。
桓宣久在襄阳,安抚移民,政绩颇可称颂。此时既受诏命,便厉兵秣马,以待将令。
荆州刺史庾翼闻说朝廷同意北伐,大为振奋,于是复奏:请以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令其率部据守临淮,协助北伐。
朝廷准奏,升任桓温为徐州刺史,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桓温时年三十二岁,正当壮年,便得朝廷重用,手握兵权。
字幕:桓温,字元子,出身于谯国桓氏旺族,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镜头闪回,叙述桓温少年轶事。
桓温尚未周岁,太原温峤过府,见之大奇,对桓彝道:此子奇骨不凡,可试令啼之。
及闻啼声,乃向桓彝极力称贺:真英物也!此郎后必大贵,我等皆不及也。
温峤素有知人之名,且极善相面,桓彝大喜,即以“温”为子命名。
温峤笑道:果以温为名,则后将易我之姓也。
桓温长成,为人豪爽,姿貌伟岸,风度不凡,面有七星。沛国刘炎相相其貌而赞道:子目如紫石之棱,须作猥毛之磔,乃仅亚于孙仲谋、司马仲达之相,贵不可言。
有此断语,桓温自此知名于世。
咸和三年,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军将领韩晃杀害,泾县县令江播曾参与谋划此事。当时桓温年仅十五岁,枕戈泣血,誓报父仇。
咸和六年,江播去世。其子江彪等兄弟三人为父守丧,因怕桓温前来寻仇,预先在丧庐内备好兵器,以防不测。
桓温假扮吊客,混入丧庐,手刃江彪,追杀其二弟,终报父仇,由此为时人所称许。
桓温后娶南康长公主为妻,加拜驸马都尉;咸康元年,出任琅琊内史,加辅国将军。
闪回结束,南郡城中。庾翼既举荐重用桓温,左右以为殷浩才名冠世,亦请征用。
庚翼哂笑道:此辈之人徒有其名,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之日,然后方可徐议其任。
进言者闻此,无不默然。
字幕:殷浩,字渊源,陈郡长平人,乃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
镜头闪回,补叙殷浩为人。
殷浩见识度量清明高远,年少负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与叔父殷融皆酷爱《老子》、《易经》。人云殷融着书立说虽胜殷浩,但舌战辩论不如,殷浩因此为风流辩士所推崇。
有人曾问殷浩:将欲仕而梦棺,将发财而梦粪,却是为何?
殷浩答道:官乃臭腐之物,故欲出仕而梦尸棺;钱财本是粪土,故欲发财而梦粪便。
虽近笑谈,时人以为乃是至理名言。当时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征召殷浩为官,皆推辞不就。后征西将军庾亮征殷浩为记室参军,累迁任至司徒左长史。
庾翼时任安西将军,欲请其做司马,后命为侍中、安西军司,殷浩皆称病不就职。隐居荒山近十年,时人将其比作管仲、诸葛亮之流。
王蒙、谢尚等人且以殷浩仕隐动向,以预卜江东兴亡。
二人同往看望殷浩,知其避世志坚,遂叹息道:殷浩不问世事,如何面对江东百姓!
庾翼寄书殷浩:当今江东社稷安危,内政委托褚裒、何充,外事依仗庾氏、桓氏,只恐难保百年无忧;一旦国家破灭,危在旦夕。足下少负美名,十余年间内外任职,而今却欲隐退不问国事,于理不合也。今大业尚须杰士,何必盲目追寻古人风范哉!王夷甫乃前朝风流人物,但某鄙其惟求虚名。若以为今世非虞夏之盛,则宜始初既该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然则力谋高位,树立名望者何?既名位显赫,则宜光大名教,全心治乱以安,却又高谈老庄,说空终日,不务实际,实长浮华空谈之风。即至晚年,声望犹存,却贪图安逸,专谋自保,终被石勒所虏,身首异地。明德君子,遇会处际,宁可然乎?
殷浩得书,虽然无语可辩,但仍执意不出。
庾翼不喜其避世之行,以为沽名钓誉之徒。此番虽然群僚力荐,故不征用。
闪回结束,书归正本。
庾翼既统三军,诈称欲要移镇安陆,引军北行。前至夏口,复请移镇襄阳。
康帝览表,遂以庾翼都督征讨诸军事,使何充在朝中辅政。
庾翼率军抵达襄阳,召集僚佐,陈列旌旗铠甲,亲授部将弓箭,说道:某此次出征,便如射箭离弦,誓无回头之理。
传令击鼓,三起三叠,全军士气高涨。朝廷闻报襄阳誓师,于是进拜庾翼为征西将军,兼领南蛮校尉。
次日前哨来报:后赵有骑兵五六百人出于樊城,前来探察我军情状。
庾翼闻报,即派冠军将军曹据率军追击。
曹据奉令而出,在挠沟北将后赵游骑击破,后赵军死伤近半,缴获战马百匹回营。
初战告捷,庾翼以为大吉之兆,于是竖起招兵之旗,安抚荒远来者,竭尽招纳贤士,建立招贤客馆,设立典宾参军。一面练兵,一面发檄与梁州刺史桓宣,令其即刻出兵击赵。
桓宣奉命,遂引兵五万北行,至于丹水。
赵王石虎因天象不吉既罢南征,闻说晋兵反而北来,不由大怒道:这可是你自来讨死,非干我事,谅必上天必然佑我!
便令大将李罴引兵三万出京,渡黄河以南直至江淮拒之。
晋赵两军在丹水交战数阵,桓宣终为李罴所败,复引大军而退。庾翼因此大为不悦,罢免桓宣刺史之职,降为建威将军。桓宣为此惭愧气愤,不久去世。
庾翼闻报,急令长子庾方之出任义城太守,代统桓宣部众。又命征西司马应诞为龙骧将军、襄阳太守;征西参军司马勋任建威将军、梁州刺史,戍守西城。自此与赵军隔汉沔相持,坚守不战,以待时机。(本集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