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 关于《移民》大讨论【3】(1 / 2)

加入书签

('嘉靖一想到流民百万,赤地千里的惨状,就打了个激灵。

可是对于送百姓出国,他还是有些疑虑。

毕竟,这货的柱子上,刻着座右铭是“曰慈,曰仁,曰不敢为天下先”啊。

几十万上百万送百姓出国,殖民海外,这种事,自古以来没有皇帝干过吧

那朕能干么

嘉靖想到这里,也有点为难。

信任严嵩是一回事,支持严嵩搞事情是另一回事啊。

“这样吧,爱卿将此事写一个奏折节略,由内阁明发天下。允许天下百姓和读书人、士绅、农商各界,公然议论朝政。在报纸上表达意见,三日之后,在乾清宫举行大朝议”嘉靖沉声道“黄锦,去传旨”

随着大明报纸、杂志等盛行,就连嘉靖皇帝也开始重视起来。

虽然嘉靖是个独裁的皇帝,喜欢专权,但在严嵩的几次劝谏之下,嘉靖也允许在尚未决定、需要辩论的重大国事上,让民众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言论,作出一副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姿态。

想说什么,让他们随便说吧。

反正朕也不看报纸

做什么决策,都是朕乾纲独断。

民众你妹你不看报纸,我们说个屁啊

不管怎么说,在嘉靖执政中后期,在严嵩的暗地有意推动之下,大明的报纸、杂志、文化界空前繁荣,每次重大国策制定之前,上百家报社、杂志社都会群起出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辩论不休,也出现了很多名人名嘴,靠批评政府政策出名。

嘉靖特意给民间七天时间,就是让各种意见能得到充分表达。

严嵩点点头。

他明白,如果不能在七天之后的大朝议上,狠狠驳斥陈腐保守派的观点,他绝不可能取得嘉靖的首肯,完成这一帮助大明度过天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

此事,也迅速传遍了京师。

“听说了吗最近天灾严重,雪灾连连,严阁老想将我大明殖民百万,前往北美什么新加州啊。”

“明日,皇上要召开朝议,商讨此事。”

“唉,我大明如今六月飞雪,冰封千里,雪飘万里,眼看粮食都供应不上了。如果能移民海外,换取百姓一条生路,也是善政啊。”

“什么善政过去我们大明无数天灾,还不都扛过来了严嵩这奸臣弄权,非要将我大明子民,迁移到国外,不知是何居心”

“俗话说,理越辩越清。大朝议之上,必然要辩清楚啊。”

京师中,有支持海外移民的,有反对移民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相对来说,北方民风偏向保守,乡土观念更重一些。

在南方,情况倒是比北方好一些,毕竟南方的文明要更加新一点。

由于大明此时开通了国家邮政,通过八百里加急,作为邮道,对南北方进行消息沟通,第二天一早,南方就收到了嘉靖的旨意还有内阁严嵩奏请大明大规模移民海外、抗击天灾的奏折。南方各省,纷纷刊发在邸报之上。

更快的消息,是南方各大报纸,纷纷在第二、三天的头版头条上,刊登圣旨和内阁廷寄,向全省宣布这一消息。

性急的南方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特别是几个人多地少、粮食严重不够吃的省份,比如安徽、福建、浙江、广东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