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8章 严嵩眼中的土地改革【3】(2 / 2)

加入书签

只要王府收取的好处费,比交给国家的苛捐杂税少那么一点,就算小农民赚到了。

这样一来,那些宗室王爷们名下的土地,更加急速膨胀。

根据严嵩调查,光是分封在洛阳城的福王,朱厚勋,名下就有十几万公顷黄河边上最好的土地

整个河南,才几十万公顷土地,结果三分之一控制在一个福王的手中

朱厚勋是谁

朱厚勋是朱厚熜的堂兄弟,在明武宗驾崩之后,子嗣无后,杨廷和等大臣考察了几个近亲的王爷,物色下一代皇帝时,考察名单中,就有朱厚勋

可见,朱厚勋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那是险些当上皇帝的人啊。

此人故事,稍后再讲,只是举个栗子,看看皇室地主到底多有钱,多土豪。

总之,大明的土地兼并,早已深入膏肓

天下土地,其实是一个固定数。虽然每年都有增加,但因为开垦时间长了,整个大明核心区域,基本已经开发到了极限,就连河道中都有人种庄稼了。

与这些不纳税土豪不断兼并相对的,是那些守法的小农民、小地主,纳税会越来越重。

因为大明皇帝要修道,内廷要花钱,朝廷要花费,军地要军饷,河道长城要整修,这些都是不能少的支出啊。

那些没法逃税的小地主小农民,肩上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终于达到他们辛苦一年劳作,也吃不饱饭的地步,就会将土地献给有办法不纳税的豪强地主,化身成为农奴,或者干脆流亡

大明到了那一步,也就天下都反了。

要是不及时切除这个毒瘤,大明迟早要灭亡在这些大地主土豪的手中。

严嵩心中转动着各种心思。

国家一共才有多少土地

很多英明有为的帝王,都认识到土地兼并是帝国经济的“癌症”,是帝国灭亡的根源,比如汉文帝、汉武帝、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甚至一直到清朝雍正等等,都颁布过无数法令,抑制土地兼并,不许地主阶级13剥夺小农民最后的生存机会。

然并卵。

即使再英明的皇帝,也斗不过这些封建地主。

为毛呢

因为他们就是国家除了皇帝之外,最有权势的一群人。

王爷、大臣、官员、士绅

皇帝就算铁了心,要收拾豪强地主,也是好虎难敌群狼,难道能与整个天下为敌吗

所以,指望封建帝王,能完全禁止土地兼并,是不可能的事。最好的皇帝,比如雍正,也只能做到稍微抑制一下土地兼并的速度,让土地兼并这毒瘤不至于直接要了帝国的老命

饮鸩止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