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镇守太监(2 / 2)
那年轻人显然不欲多言,只警惕的四周张望,唯恐被瓦剌兵发现。郭太监见状,顿时去了求死之心,生了求生之意,这年轻人既是锦衣亲军,定是在某个场合见过自己,故而能识得自己,其又能乱军之中找到自己,想必也不会和那些白眼狼一样抛弃自己独自逃命。
这一寻思,顿时来了精神,虽不过是个小小校尉,但也让郭太监生了莫大希望。但能有活着的机会,谁个又愿意去死?起先是孤身一人自觉无力逃命,现在有人带着他跑,郭太监又如何不逃?蝼蚁尚且惜命,况他堂堂镇守太监乎。
当下郭太监也不多言,便欲起身随这年轻人逃命,可奈何身子却动不了,尴尬的看了那年轻人一眼,那年轻人醒悟过来,忙抱歉似的放开郭太监。
郭太监得以自由后,毕竟是历经四朝的老太监了,经这一折腾,身子骨处处都痛,两腿亦是酸软得很,在那好一阵搓揉后才回过神来。
在此期间,那年轻人一直盯着四周观察,并没有马上带着郭太监逃命。这番举动更让郭太监心下大安,若是这年轻人不管不顾的拉着自己就跑,那他还真不如自个了断得了,这战场上到处都是瓦剌骑兵,人的两腿哪里跑得过那四条腿,更何况他一个糟老头子,只怕跑不了几步,就得累趴在那不得动弹。那年轻人如此小心翼翼,察之而后动,方才是应有之意,许是经过生死关头,又许是求生之意太烈,郭太监这会竟是对这年轻人生出了几分依赖之心来。
先前一番大战,明军死伤惨重,这会二人藏身所在四周都是战死的明军尸体,间中还有重伤未死的伤兵在那哀号,更有无主的战马发出悲嘶来,偌大的阳和口,俨然就是大明官兵的坟墓,死者不计其数,所遗军械更是不计其数,以至数十年后还有当地官员上奏朝廷“于阳和口捡到神枪若干、神铳无数,拾敛白骨若干....”
二人在那尸堆中蹲了一会,见瓦剌骑兵大都向南追杀那些溃散的边军,一时半会没有功夫清理战场,都是有些心定。又等了约摸半个时辰,眼看着太阳就要下山,那年轻人方看了眼郭太监,微一点头,便向着东北方向一处草滩爬了过去。
见年轻人不是带自己往南边跑,反而是往东北去,郭太监心下微怔,旋即暗自点头,眼下瓦剌兵的注意力都在南边,这东北方向倒是不怎么引人注意,只要能到那边的草滩,借着滩涂上的芦苇掩护,却是能趁机逃走。只不过这藏身之地离那草滩有三里多远,这一路过去难保不被瓦剌兵发现,距离和风险着实大了些。
郭太监有些犹豫,可是那年轻人却似拿定了主意,已经向前爬了十几步远,郭太监见了,也只能和先前寻死一样咬牙跟了上去,也学着那年轻人的模样慢慢在尸堆中向前爬去。
这一路二人根本不敢直起身来,瓦剌兵虽大多去追击往南边溃散的明军,可却仍是有小股骑兵在这战场上来回巡视的,不时还会有瓦剌兵从马上下来在尸堆中搜寻。
郭太监看得分明,这些瓦剌兵重点搜寻的都是那些穿着盔甲的尸体,显然是想确认这些明军的将领身份,检查其中有无未死之人。郭太监随大军出征时,倒是有心想穿一身上好的盔甲显示气度,可奈何那甲衣穿在身上重得不得了,他又不是要亲自上阵搏命厮杀的武将,穿得这么一身重甲受得什么罪,最后仍是穿了他那一身显示监军身份的绯红大蟒袍。
这会那蟒袍上早就污秽不堪,一路爬动染了不少人血,上下衣领摆袖也被兵刃割得不成像子,哪里还有半点大人物的气派,看着倒像是个老乞丐。
一路总算是有惊无险,唯一让二人心惊的是经过一处时突然有一未死的伤兵发现了他们,睁大着双眼朝他们呜呜叫唤,显然是求二人带上他一块逃。
郭太监哪里会理会这小兵生死,催促那年轻人赶紧走,要不然这伤兵定会将瓦剌兵引过来。那年轻人却是心下不忍,在那迟疑不决,最终还是狠下心来朝那伤兵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无能为力,尔后在那伤兵先是哀求后是咒骂的叫唤中逃也似的向前爬了过去。
二人刚爬离了数十丈,便有数骑瓦剌兵被那伤兵叫唤引了过来,几个瓦剌兵下马后哇哇的说了什么,也听那伤兵在说什么,但离得远,听得不清楚,也不知那伤兵在叫些什么,最后只听到那伤兵一声惨叫,尔后几个瓦剌兵上马走了。
年轻人和郭太监趴在那里动也不敢动一下,直到那几个瓦剌兵走远之后才松了口气,彼此对视一眼,都有后怕之意。那伤兵定是告诉了瓦剌兵什么,不过却因瓦剌兵不懂汉话所以才没有泄露二人行迹,否则二人可就大难临头了。
顾不得计较那伤兵临死还要害人,二人赶紧向前爬去。沿途也不是没有碰到伤兵,但这些伤兵却都认命了,知道自己活不久,对从他们眼前而过的年轻人和郭太监只抱以沉默的目光,那目光之中满是死意。
郭太监不敢直视这些伤兵的目光,因为他知道,若是这些伤兵知道自己的身份,肯定会大块分吃了自己,毕竟今日之败有他不可推卸的责任在。
\t\t', '\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