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危险职业(1 / 2)

加入书签

('\t\t\t这世上有种人总是会在不利之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这类人一般被称为聪明人,很明显,郭敬便是这么一个聪明人,否则他也不会做到大同镇守太监这般高位。

须知,镇守太监可相当于文官中的督抚大员,试问,这寻常人又哪个能做得了这等大官,便是那科举及弟、满腹经伦的文官们,又有几人能为封疆大吏的?内廷无数中官,又有几人能内入司礼,外为镇守的?做大官者,可是需要有大智慧的!

撇开中官身残不说,单论本事,这郭太监绝对算是当下大明朝的一员精英了,论阅历经验,这天下怕也没多少人能胜过他,毕竟,他郭太监可是历事四朝不倒的元老中官,内廷外朝加一块,资格比他老的还真没几个。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郭太监能在四个皇帝手下干得风声水起,跟个不倒翁似的屹立不倒,手段、本事、眼光可是常人能比的?

起先,对于驿道的异常平静,郭太监还是很忧心重重的,很是担心继阳和口兵败之后,大同重镇有失,但等他下车之后,却很快没了那份忧心,反而觉得这或许是一件好事,一件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好事,因为大同方面动作越是迟缓,就越能衬托他郭太监的果断和忠心!

至于这会大同是不是被鞑子围了,郭太监反而没那么担心了,和自家的前程相比,郭太监这内心总是要偏向自个多一点。昨日挥剑欲要自杀,不过是因为身陷绝地,无路可逃,根本没其他的念头,只能选择一死了之,一来可以报了皇恩,二来也能荫顾子侄后人,故而心思极其单纯,眼下,他却是要多多盘算了。

世上不管何事,都要争个先后,要是叫大同抢先将阳和口兵败的消息报到了御前,那他郭太监这随后再报可就大大丢分。就算王振能够出面替他向皇爷分说,可在有些人眼里他郭太监可就不是什么心念皇帝安危,刚刚脱险就快马来报的忠心老奴,而是临阵脱逃,视国法于无物的无胆鼠类。要是被那些人在皇爷面前进了谗言,郭太监相信就算王公公能为他说话,他八成还是得落个菜园子浇粪的下场,这就是早一步和晚一步的后果。身在内廷几十年,郭太监可是十分明白前后脚的区别的。

这会可是一刻都不能耽搁,越早赶到御营越好,那汉子驾着马车还没走远,郭太监便急不可耐的要往驿站去了。他着急,陆清更急,见郭太监步子还有些蹒跚,忙又上前扶住。郭太监见了,不由微一点头。

......

天镇这地名虽说有个镇字,但其实并不是镇,而是隶属万全右卫的一个屯堡,只因此地乃宣府往大同的必经之地,几十年下来便从一个军屯卫堡演变成一个集市村镇。

麻雀虽小,五脏却全,镇上酒铺、饭庄、车马行、布粮米店可都是一应俱全的,甚至还有一家方便来往客商兑换的钱庄,不过这会受了逃难人群影响,各家铺子都是大门紧闭,偶有开着的,也是伙计匆匆的将货物装车,掌柜急急的操手准备避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