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亲军千户(1 / 2)
('\t\t\t“另外的身份?”
宋邦德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郭太监指得是什么,片刻,恍然大悟,“杨大人是咱宣府杨大帅的长子,至于赵大人...”
杨俊是杨洪长子之事,宣府军中人人都知道,宋邦德这个总旗官自然也知晓,可赵玫还有什么身份,他可真是不清楚了。
指挥使虽不及镇守太监那么官大,可对宋邦德这个总旗而言也是座山一样的人物了,这等大人物的*又如何是他能够知晓的。
宋邦德不清楚,别人更是不知道了,一个个跟馋虫被吊起一样,死死盯着郭太监,恨不得这老太监赶紧揭晓答案,让他们好知道那赵指挥另一个身份是什么。
郭太监人老成精,如何不知众人都在等着自己的下文,当下也不卖乖子,拉长腔调说道:“你们不知道,咱家却是知道,不错,杨俊是你们宣府杨帅的长子,可那赵玫也是你们宣府杨帅的半个儿子!”
“半个儿子?”
众人都是糊涂,这怎么说的,难不成赵指挥是杨帅的女婿?可只听说杨帅有三个儿子,没听说杨帅另外还有女儿啊?
陆清倒没想到女婿那边,他在想八成赵玫是拜杨洪为干爹了,这干儿子虽不及女婿亲近,可也能算半个儿子,毕竟都是认了爹嘛。
果然,郭太监告诉众人,那赵玫早年曾拜杨洪为干爹,杨洪视其如半子,十分的亲信,凭着这层关系,赵玫方才从小小亲兵一路提升为开平卫指挥使。
不过跟杨俊、杨能、杨信他们不同,这赵玫毕竟是干儿子,不是自家亲儿子,杨俊、杨信、杨能这三个儿子能分别在宣府镇内出任都司、指挥、指挥同知的要职,外人不好说什么,毕竟杨洪守边几十年,功劳确是大,子荫父职,提携他三个儿子无可厚非,将门虎子也是一桩佳话。
可一个小小亲兵仅因为是杨洪的干儿子也摇身一变成了从二品的指挥使,外人看在眼里难免就要诽议他杨洪任人为亲了。故而早在十多年前赵玫尚还是个千户时,杨洪便对赵玫封了口,不许他再在任何人面前提起自己与他的关系,宣府上下知道这事的人也多半被封了口,时间久了,知道的人自然也就少了,只道这赵玫真是凭本事升上这指挥使一职。
这事经十几年下来,现在知道人确实是不多了,但郭太监可不是一般人,打在大同把手伸向私边贸易,在杨家碗里抢银子时,他就早通过锦衣卫和东厂的关系把宣府上下的关系摸了个遍,不但这个干儿子赵玫,就是杨府那些个管事的有什么亲戚在军中任职的,他也打探清楚,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杨洪若是为了大同私边利益和他掀桌子时,手中能够有弹劾对方的材料,这样官司打到御前,他便稳赢不输。
试想,一边是贪钱财的家奴,一边却是任用亲信私人的守边大将,两件事同时摆在皇帝的面前,皇帝会更厌恶哪一方呢?
却不想,本是日后拿来压倒杨洪的筹码,这会却透露给了一帮普通军汉,郭太监想想也是不值,若不是杨俊把事做绝了,自己又需要这帮军汉保护,他宁可这些事一辈子烂在自个肚子里,也不会告诉给这帮军汉知晓。
毕竟这种任人为亲的事情在大明也不稀奇,但凡高官都会做上一二,就是他郭太监屁股也不干净,那大同城中现在还有他几个干儿子在吃着空饷呢。
....
那边林小旗等人听了赵玫和杨大帅之间的隐性关系后,都是忍不住感慨,想要当大人物,果然还得有后台啊,
“若不是公公告知,小的们还真不知原来赵指挥和杨帅也有这等亲近关系。”
身为总旗官的宋邦德心中更是感触颇深,想那赵玫不过被杨帅看中收为干儿子,十几年一晃就成了从二品的大员,而他可是在这总旗位子上足足呆了十年也没能往上再晋一步,那百户的帽子任是想破了头也戴不到头上,每每从千户所打听消息回来后的那种失望当真是叫人折磨得很。
“嘿,你们不知道的事多了,咱家要是都说出来,怕能惊了你们耳朵。”
郭太监嘿嘿一笑,眼珠一转,却是不再说什么惊了耳朵的事,而是对宋邦德他们说道:“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干儿子,现在两个儿子奉命守御边堡,结果堡丢了,人却逃了,咱家问你们,这弃地擅逃之罪,按律如何处置?”
“按大明律,当斩!”宋邦德回答得很干脆,想都没想。
“不错,当斩!虽不至于族诛,本人却是定要伏首的!”
说完,许是想到了自己,郭太监怔了下,旋即干笑一声后对宋邦德道:“咱家问你,要是你两个儿子要被朝廷问罪处死,你这做爹的会怎么办?”
“这?...”
宋邦德吱唔一声,没法回答,心里却是把郭太监祖宗十八代给骂了遍,你家儿子才要被朝廷问罪处死呢...
“其实咱家也不瞒你们,早些年咱家手下亲信的儿郎若是犯了事,咱家可无论如何也要设法替他们掩盖过去的,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如此一来皆大欢喜,咱家好,儿郎们也好,至于那些个破落事,苦主什么的,却是难免要受些委屈的。”
郭太监说得无谓,宋邦德他们听的人心却一下提了起来。
林小旗很是紧张的问道:“公公的意思是说,杨帅为了保下这两个儿子,会替他们掩盖失地弃逃之罪?”
郭太监瞪了他一眼,鼻孔微哧一声:“你以为呢?”
“我...”
被郭太监这么一瞪,林小旗愈发紧张起来,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很不好的结果,不但他想到了,宋邦德和吉小旗等人也想到了,周云义等人也是脸色变了变,只陆清却是丝毫没有紧张的意思,反而越发纳闷郭太监如此吓唬宋邦德他们到底什么意思。
.......
宋邦德他们越紧张,郭太监就越高兴,因为这正是他要的效果,为了让这些人自愿充当他的护卫,郭太监决定趁热打铁,他的声音猛然提高起来,大声说道:“你们都不用瞎猜,咱家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独石堡陷落这事九成九会被你们的杨帅压下,便是没有压下,那奏报到了皇爷手中,也是另外一回事,至少,绝不会有杨俊和赵玫逃跑的事情发生。不过,你们这些人却是必死无疑的了。”
这话说得够吓人的,把个林小旗脸都吓绿了,结巴道:“公公...杨...杨帅若是压下独石陷落...陷落这事,我等岂不是更应该无事...怎的公公...公公却说我们仍是必死无疑呢?”
自己说了半天,这家伙还是没转过弯来,郭太监好不气恼,没好气的看了脸都绿了的林小旗一眼,骂道:“笨,你怎么就不开窍呢,你们杨帅要替两个儿子隐瞒弃地擅逃之罪,而你们这些从独石堡逃出来的人偏偏却知道他两个儿子逃跑的事,你以为你们的杨帅会如何处置你们?”
话音刚落,却听宋邦德咬牙说了两个字:“灭口!”
“灭口?”
林小旗神经质的跳了起来,“不至于吧,我等可是朝廷的兵马,都是有军籍的,逃出来的又不是一两个,好几百号人呢,我不信杨帅真敢为了他两个儿子,闹出杀害几百大明将士的事情来!”
其他人听了林小旗这话,也都觉不可能,几百号人可不是说杀就杀的,这得多大动静,宣府又不是他杨家的,肯定会有人出来阻止,这灭口一说也实在是危言耸听了。
众人惊疑之时,郭太监的一番话却是让他们瞬间认为这事真有可能发生了。
郭太监说得是,“杀人何必自己动手,换咱家,找个理由不让你们进城,亦或派你们去和鞑子打一场就是,既让你们活不成,又不脏了自个手,别人还没话说,如此好事,嘿嘿,咱家可是做梦都想做上一做的。”
林小旗听完,突然大叫了一声:“不...不会的,鞑子哪年不寇边,朝廷怎能因为丢了边堡就要处死守将呢?我不信!杨都司他们不死,我等自然也不用死!”
见状,郭太监叹了口气,很是可怜的看着林小旗道:“往年鞑子寇边不过小打小闹,死个几十人就算大仗了,也不曾破了边墙,可这回不单边墙被打破,守边士也是折损了近万,这等大败,朝廷不杀杨俊和赵玫才真叫人寒心呢。”
说到这,话音一转,又道:“若不想自己的儿子死,杨洪就得变着法子让你们死,休说你们当中最大不过一个小小总旗,就是一个千户、百户,在这等大事面前又算得什么?在你们杨帅眼里,你们这些人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死了便死了,还能有谁替你们打抱不平不成?也是咱家心软,跟你们一路逃到这里,见不得你们去死,这才给你们指条活路,你们若是不想死的便跟咱家走吧。”
说完,目光便从眼前这些军汉脸上一个个的扫过去,却见这些人都是沉默,并没有人马上喊着求郭公公给条活路什么的。
郭太监心下微微失望,他方才那番话可不是吓唬这些人,杨俊和赵玫因这大败肯定要被砍头,而杨洪断然不会坐视自己的亲儿子和干儿子被朝廷处死,他能做的也必须做的就是隐瞒不报,为此,他必须除掉这些从独石逃出来的人。
正要再劝上几句,好让这些人别再犹豫,却见宋邦德抬头问他道:“却不知公公要带我们去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