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愚蠢(1 / 2)
('\t\t\t陆清做了一个愚蠢的选择。
让这些女人去死,才最符合这支明军败兵和陆清的利益,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带着这些女人南下。
这世上没有那么多两全齐美的事,活己又想活人,只是存在书本之中的美好幻想,残酷的事实往往只给出一个选择——你是想自己活下来还是一块死。
大多数人在面对这个选择时,通常都会选择前者,因为这是理智的选择,人性大多是自私的,没有人会愿意为了一帮素不相识的人搭上自己的性命。
选择后者的通常被称为英雄,悲剧的英雄,不识时务的英雄,他们在被人歌颂赞美时,往往都已死去——为他们违背理智的选择付出生命的代价。
陆清失去了理智,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要带这些女人走,或者说,他要保护这些女人。
来到这个时代,陆清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去改变即将到来的“土木堡之变”,想着如何去挽救数十万大明军民的性命,想着如何去改变正统皇帝朱祁镇被俘的命运,这是一个多么高尚而伟大的目标,为此他不惜死保郭敬,甚至做好投靠王振的准备,为的就是那个他认为自己必须去做的事。
汉人,我是一个汉人,所以我必须这么做。
陆清不止一次如此告诉自己他要这么做的原因,因为他是一个汉人,他甚至告诉自己,若是自己能够改变土木变之堡,他就将成为汉人的英雄,成为大明的英雄。只有成为英雄,他才能在这大明王朝真正的立足,继而呼风唤雨,威风一时。
可是为了成为英雄,为了日后的权势,就要接受几百孤苦无依的女人在自己眼前投河而死吗?
为了几百个素不相识的女人而失去改变土木堡之变的机会,失去可以通向权势的大门,这又是否值得?
扪心自问,陆清认为不值得,几百人的性命和几十万人的性命绝对不是等同的,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的做法,在后世通常被称为“圣母心”,这是一个绝对的贬义词。
但这毕竟是几百条活生生的性命,因为无助,因为绝望,她们才会选择去死,如果有活下来的机会,她们难道真的愿意就此去死吗?
被鞑子糟蹋不是她们去死的理由,大明朝的礼法还约束不到这边镇的女人们,如果仅仅是因为贞节有辱或为死去的丈夫守节就要去死,这边镇就没有女人了。
夫死改嫁在九边再正常不过,身为军户的女人,她们早就做好丈夫身死的那天,她们不会为了所谓名节而刻意的去守寡,因为她们要活下去,要将丈夫留下的骨血扶养长大。而要活下来,有能力将前夫留下的孩子养大成人,她们就必须改嫁,让另一个男人撑起这个破碎的家。
可以说,在这宣大境内,十个女人中就有两个是改嫁的妇人,因此,这些女人们绝不是因为贞节被辱去死,而是她们意识到她们根本没有活路,这才在绝望之下采取如此极端的做法。
自杀,是她们能够自保,不再被鞑子污辱的唯一手段。
很多女人都听到了陆清的声音,听到了他的保证,她们本能的停下了脚步,错愕的回头看去。
“你们都不必死,我们会保护你们,绝不会让你们再被鞑子掳去!”
陆清再次大声的保证,唯恐那些离得远的女人听不清楚,他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你真的会保护我们吗?”一个孱弱的女子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发抖了。
“会,一定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