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煤矿区的地头蛇们(2 / 2)

加入书签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只要林文理有一人三化的本事,可以把自己分成三个,同时监督着钢铁厂、铁矿与煤矿三个地方,任何麻烦不说迎刃而解,至少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很可惜的是,他没有这样的本……真没有吗?还是不想用?反正暂时无从得知。

总之,比起坐了小半天的马车,就从苏家庄抵达大志铁矿。前去平乡煤矿的路程就比较远了,中途还进潭州市过了一夜,隔天才又出发至煤矿矿区。

煤矿这边的黑矿情形,比铁矿那边还要严重。因为从一个很现实的状况来说,铁矿挖出来之后,还要经过加工才能使用;但是煤矿不用呀。

挖出来的媒,只要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就是比木柴更优质的燃料了。而燃料这种东西,不说火车用得到,发电厂用得到,工厂用得到,就是普通人也用得到。可说是深入家家户户里。

用途广,加工过程几乎等于没有,只要从地里挖出来就能用。这样的好东西,怎么可能没有人伸手?

尤其在和寇占领期间,一群侵略者可没想过好好地经营占领区。别说黑矿不在他们打击范围内了,甚至和寇官方都有组织人手,开采煤矿。

幸亏千里迢迢将煤运回八洲国本土或北方的工业基地,其成本太高,不符合经济效益,远不如直接在北方开采出来的煤。所以八洲国官方在荆州地界上的煤需求量不高,这才没有大肆开采。

就算要将物资与资源后送,在运力有限的情况下,当然是优先选择高价值的物品,而不是运一车煤北上。

即使是和寇投降,荆州重回大金朝统治的当下,黑矿的问题仍旧存在着,甚至在台面上算是半公开化。之所以依然用黑矿来称呼,是因为开矿的人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

这些煤矿没被新派的平乡县县长取缔,一方面是市场确实有其需求。要是断了平乡的煤矿,包括铁路运输在内,就只能从外地买煤,再高价运送过来,这可是很要命的事情。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开黑矿的家伙都有孝敬。即便县长不敢收,但暗示一下,对方就把东西换成税金缴纳给当地县府了。

有上税的公司应该算合法的,但他们又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现在平乡县的各地煤矿公司,就是处于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