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旁人眼中的钢铁厂重建(2 / 2)

加入书签

不是没人想过去撬苏家的墙角,把那个人才拿捏到自家手里来。但在钢铁厂顺利开局的现在,做这种事情跟想把钢铁厂这一局搅黄有什么不同?

苏家主动求助,跟逼迫苏家不得不求上门,这可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要知道苏家接手这一局,背后可是有靠山的。假如钢铁厂的关键人才被其他家族的人挖走了,不论苏家最后有没有妥协,挖人的家族也必然得罪那位靠山。

假如苏家老爷脑筋轴些,宁可鱼死网破,他自己不好过,也要让别人不好过,那又该怎么办?

朱珍会因为谁掌握了人才,就把事情交到谁手上,只把过错全归到苏涣这个不知变通的人身上,心里不存一点芥蒂吗?

别开玩笑了!大金就是个人情的社会。要是有谁太讲规矩,不近人情,或是单纯以利弊得失决定事情,都爬不上那个位置。

那位老人家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亲自下场,把人给要回来,塞回苏家手中,嘱咐苏涣好好办事。就问那个撬人墙角的家族,这个人交是不交?敢不敢不交?

所以挖人的时机已经过了。现在大家也就只能眼红着看苏家一飞冲天,然后等哪天苏家老爷指缝里漏一些出来,大家赶紧去抢。

想起族中耆老的评价与无奈,蔡镛也只能心里叹一句:苏师兄的运气真好。

嫉妒是不会嫉妒的。蔡镛待在汉津县的位置上,钢铁厂成了,再把汉津县升格成为汉津市,妥妥的功绩入手。何必非要在钢铁厂的利益上分杯羹呢。

钱刚倒没有那么多感慨。大金强盛,他这个旅居在外的游子也与有荣焉。苏涣的钢铁厂重建能够顺利,自己靠关系找来的人能不能派上用场,就没那么重要了。

倒是苏涣很明白,阶段性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尚且有行百里路半九十,以及功亏一篑的说法。他可是很清楚汉津钢铁厂的不足之处,当然要想办法弥补。

很快地,他收起了那副得意洋洋的神色,在几声苦笑后,换上了一张忧愁的面容。虽然有苦笑声过渡,不至于让人有变脸跟翻书一样快的感觉,但这样的变化一样让两个客人措手不及。

苏涣说道:”叔元贤兄,还有季喈贤弟,其实现在钢铁厂还有一隐患有待解决。这也是那群洋人提到的事情,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们。”',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